父母過世后,
獨生子女就能全額繼承遺產(chǎn)嗎?
這事兒可沒那么簡單!
2月下旬,
兩則案例先后登上熱搜榜,引發(fā)熱議。
↓↓↓
父親去世留下房產(chǎn),杭州姑娘懵了:
我是獨生女兒,表兄妹也有份繼承?
最近,杭州人小劉前往公證處,辦理了一樁房屋繼承案:
小劉父親劉父于2016年12月因病去世,他早年喪偶,小劉是獨生女。
劉父在喪偶后購置了一套房屋,房屋歸其個人所有。但是劉父有個妹妹,是小劉的姑姑,姑姑于2022年12月去世,其生前喪偶,留有兩子女,兒子大李和女兒小李。
而小劉的爺爺奶奶,不幸于2018年9月因車禍同時死亡,這個時間正好在劉父去世后、小劉的姑姑去世前。
一般來說,祖父母、外祖父母先于父母死亡,當父母死亡后,獨生子女是父母遺產(chǎn)的唯一繼承人。但是小劉家的情況比較特殊,小劉父親去世時,她的爺爺奶奶劉老夫婦依然健在。且家人都沒有立下財產(chǎn)遺囑,只能按照法定繼承處理。
首先,劉父去世后,房產(chǎn)應由女兒小劉和劉老夫婦三人共同繼承。當時劉父去世后,小劉未及時辦理遺產(chǎn)繼承公證。
其次,在劉父去世兩年后,劉老夫婦同時過世,兩老生前均未表示放棄繼承劉父的遺產(chǎn),所以屬于劉老夫婦繼承的份額轉由他們的繼承人繼承,且夫妻同時死亡的,互不繼承。
由于老夫婦的父母早已過世,所以屬于老夫婦二人繼承的財產(chǎn)應由女兒,也就是小劉的姑姑來繼承。
等到小劉來辦理公證時,姑姑已經(jīng)去世,姑姑繼承的這部分財產(chǎn)又轉給姑姑的子女大李和小李繼承。
最終,這部分財產(chǎn)的繼承人應當是小劉、大李和小李。
母親去世、父親失智,
上海一獨生女把“自己”告上法庭
母親離世突然,并未留下任何遺囑,父親早已失智。在法律層面上,上海女子宋穎既是失智父親的法定監(jiān)護人,又和父親同是母親遺產(chǎn)的第一順位法定繼承人。因此,她需要同時代表自己和父親分割遺產(chǎn)。
宋母的名字列在宋家的房產(chǎn)證之上,所以想要進行房屋交易,首先要將宋母的名字從房產(chǎn)證上撤下來??紤]到宋母未留遺囑,宋父已經(jīng)失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宋家的情況,不符合正常辦理繼承權公證的條件。
于是宋穎要起訴宋父,完成對宋母遺產(chǎn)的繼承。但實際上,這個案子中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只有宋穎一人。換句話說,這是一場宋穎自己與“自己”的訴訟。
作為原告、被告,宋穎和父親之間沒有矛盾,宋穎當庭表達了自己愿意放棄繼承部分財產(chǎn),以確保父親在法定繼承的基礎上適當多分遺產(chǎn)。她的決定,獲得了法庭的認可。最終,各方達成一致,由宋父在法定繼承的基礎上適當多分遺產(chǎn)。
對于此事,
有不少網(wǎng)友表示了不解,
獨生子女繼承父母的遺產(chǎn)
為何會變得如此復雜?
獨生子女難道還不能
全部繼承父母的遺產(chǎn)嗎?
答案是不一定!
以下的4種情形
獨生子女就不能全部繼承父母遺產(chǎn)。
趕快來了解一下吧!
↓↓↓
父母留有遺囑或遺贈扶養(yǎng)協(xié)議將遺產(chǎn)贈與外人
遺產(chǎn)是父母生前的個人合法財產(chǎn),所以父母對遺產(chǎn)有完全處置權,這也是為什么法律規(guī)定遺囑繼承、遺贈扶養(yǎng)協(xié)議優(yōu)先于法定繼承的原因。如果遺囑中明確將遺產(chǎn)贈與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那么,就算是獨生子女,也只能繼承遺贈未處置的遺產(chǎn)。
舉個例子:你因為工作忙,又要照顧你的小家,顧不上照顧父母,結果,父母把時常照顧他們的隔壁小王視若親生,在遺囑中明確表示將部分財產(chǎn)遺贈給小王,并簽署了遺贈協(xié)議。
法律依據(jù)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條規(guī)定,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yǎng)協(xié)議的,按照協(xié)議辦理。
溫馨提示:受遺贈人和繼承人在權利上不同的一點在于,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后六十日內(nèi),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否則視為放棄受遺贈;而繼承人只要沒有在遺產(chǎn)處理前書面表示放棄繼承,就視為接受繼承。
父親先于爺爺奶奶過世或母親先于姥姥姥爺過世
獨生子女并不是唯一的第一順序繼承人。根據(jù)民法典規(guī)定,除了子女外,被繼承人的父母、配偶也是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所以,如果父親先于爺爺奶奶過世或母親先于姥姥姥爺過世,那么,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同樣可以繼承父母的遺產(chǎn)。
當前時期,通常爺爺奶奶輩的人往往不只有一個孩子,這就會造成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過世后,他們繼承的遺產(chǎn)份額并不會消失,而是作為遺產(chǎn)被再繼承,這也就使得父母的兄弟姐妹們,也享有該部分遺產(chǎn)的繼承權。
假如,父親不幸過世留下兩套房產(chǎn),而爺爺奶奶健在,那么繼承開始前,母親作為夫妻財產(chǎn)共有人,首先分得一半房產(chǎn)然后再參與繼承。繼承開始后,按照第一順序法定繼承,作為遺產(chǎn)的一套房產(chǎn),分為4等分,通常母親1/4,你1/4,爺爺1/4,奶奶1/4。爺爺奶奶各分得的1/4,在他們過世后,將作為他們的遺產(chǎn)部分進行繼承,此時你的姑姑、叔叔便成為第一順序繼承人參與繼承。
法律依據(jù)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條規(guī)定,遺產(chǎn)按照下列順序繼承:(一)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父母一方過世后,另一方再婚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guī)定,第一順序繼承人包括父母、配偶和子女,如果父母一方過世后另一方再婚,就算再婚后沒有生下孩子,你的繼父(母)同樣可以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再婚一方的財產(chǎn)。
溫馨提示:再婚的定義是雙方依法領取結婚證,目前我國已經(jīng)不再認可所謂的事實婚姻,所以如果是雙方以夫妻名義生活在一起而沒有依法領取結婚證,則不屬于法律上的夫妻關系。
父母過世未留遺囑,且子女已經(jīng)結婚
假如父母過世未留遺囑,而身為獨生子女的你已結婚,那么,根據(jù)我國法律規(guī)定,在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大部分的“收入”都屬于夫妻共同財產(chǎn),其中就包括你從父母那里繼承來的遺產(chǎn)。
但有一個例外,那就是父母過世時留下遺囑特別約定,遺產(chǎn)由自己的子女繼承與其配偶無關。
法律依據(jù)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條第四款規(guī)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chǎn)——(四)繼承或受贈的財產(chǎn),為夫妻共同財產(chǎn),歸夫妻共同所有,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條第三款規(guī)定的除外。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條第三款的內(nèi)容是,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一方的財產(chǎn),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chǎn)。
遺囑很重要!
遺囑很重要!
遺囑很重要!
目前遺囑類型有很多,
立遺囑也逐漸成為當下主流,
你怎么看呢?
原標題:《和表兄妹分財產(chǎn)、自己告“自己”!獨生子女不能全額繼承父母遺產(chǎn)?答案來了》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