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超級央行周,全球資產巨變!這一投資策略走紅)
上周,全球資本市場迎來了今年最重要的“超級央行周”。
上周四,美聯(lián)儲降息“靴子落地”,緊隨其后,科威特、巴林、阿聯(lián)酋、卡塔爾、南非等多個國家及中國香港等地區(qū)跟隨降息。拉長時間來看,今年以來,瑞士、瑞典、加拿大、英國、新西蘭等十余個國家或地區(qū)也曾先后宣布降息,全球央行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降息潮。
隨著全球流動性轉向寬松,各大類資產的走勢也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多家基金公司在接受券商中國記者采訪時表示,建議投資者在當前市場采用“啞鈴型”投資策略,一方面重點關注黃金、債券、紅利等避險資產,另一方面則可投資于對利率敏感的AI、半導體等科技成長方向。
降息潮觸發(fā)全球資產巨變
2024年是全球央行的“降息大年”,據券商中國記者統(tǒng)計,截至9月22日,全球已經有約15個國家或地區(qū)在今年宣布降息,其中美聯(lián)儲一次性降息50個基點,加拿大央行則罕見連續(xù)3次進行降息,全球央行開啟降息潮。
值得注意的是,本輪降息潮正在觸發(fā)全球資產巨變,尤其是自9月19日美聯(lián)儲降息以來,全球資本市場聞風而動。
比如,黃金在美聯(lián)儲降息后持續(xù)走高,9月20日的COMEX黃金價格一度觸及2651美元/盎司,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多只黃金ETF在上周五上漲超1%。
華安基金指數與量化團隊認為,在降息周期中,市場預期美國實際利率將下行,這通常有利于黃金的表現,特別是在美國債務規(guī)模和赤字雙高的背景下,國際金融體系出現了“去美元化”的趨勢,全球央行紛紛降低美元資產配置權重,增加了對黃金的需求,黃金在未來3到5年內存在中長期的配置機會。
而美股和美債卻漲跌互現,美股方面,三大股指在上周全線收高,其中標普500指數累計上漲1.36%,在過去六周中第五次錄得上漲,道指在降息后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周漲幅1.62%,納指則在上周累計上漲1.49%;但與此同時,十年期美債利率卻有所上行,截至上周五升至3.73%。
華寶基金國際業(yè)務部認為,雖然美股曾在降息當天發(fā)生調整,但美聯(lián)儲此次降息50個基點是一次提前發(fā)力的預防式降息,意在維持當前經濟增長和就業(yè)市場的狀態(tài),同時保持后續(xù)政策靈活性,在隔夜交易降息預期兌現后,預計美股市場短期或重回“軟著陸”交易。
“對于長期美債利率在降息后止跌回升,說明市場此前已經有一些定價,屬于利好兌現,且降息后美國經濟‘軟著陸’概率在提升,參考去年四季度寬松預期定價、美債利率下行后,美國今年一季度經濟數據迅速反彈,本次降息后,短線可能見到美國經濟數據反彈,地產等利率敏感型需求有望釋放。” 恒生前海債券基金經理李維康解釋道。
而中國資產方面,A股在美聯(lián)儲降息后有所企穩(wěn),上證指數收復2700點,港股反彈更為明顯,恒生指數、恒生科技指數兩個交易日分別大漲3.39%、4.73%。
國泰基金指出,美聯(lián)儲降息屬于預防式降息,預計對港股的影響大于A股。A股方面,美聯(lián)儲降息并非核心要素,雖然對于國內貨幣政策的約束稍有打開,但A股趨勢性回穩(wěn)的核心仍在于國內基本面和逆周期政策的加碼。
中國股債市場均迎利好
在全球央行降息潮下,多家基金公司認為,國內貨幣政策的空間也將進一步打開,如果海內外利率能夠持續(xù)下行,貨幣寬松或有利于中國資產的資金面和估值。
債市方面,李維康指出,我國在7月美國通脹不及預期、降息概率升溫之時已經迅速降息,現在美聯(lián)儲正式開啟降息周期后,我國預計寬松概率提升,近期稅期等因素使得資金面較緊,疊加此前央行領導的講話,我國四季度再進行一次降息的概率仍然較高,綜合來看對債市保持樂觀態(tài)度。
股市方面,華安基金指數與量化團隊認為,在美聯(lián)儲降息的背景下,人民幣匯率相對偏強,這有望吸引外資重新平衡其在全球市場的配置,增加對A股的投資,從而對A股市場形成一定的利好。當前,A股市場的估值已處于相對較低的區(qū)間,積極因素正在逐漸累積。隨著企業(yè)盈利周期有望觸底回升,以及資本市場高質量發(fā)展的持續(xù)推進,投資者可以對A股市場持適度樂觀的態(tài)度。
中歐基金則持相對謹慎的態(tài)度,該公司指出,美聯(lián)儲的降息周期開啟,有助于打開我國的貨幣政策空間,后續(xù)央行降準降息概率偏高,對國內債市形成邊際利好;但對于權益市場而言,雖然美聯(lián)儲降息以及美股重回“軟著陸”交易有望加速行業(yè)間的再平衡,并驅動風險溢價在均值水位之下板塊的上漲,但是當前對經濟基本面的預期幾無變化,中長期來看,在經濟走平且無總量刺激政策作用的背景下,國內權益市場預計仍將體現為結構性行情。
當前市場適合“啞鈴型”投資策略
站在全球流動性轉向寬松的十字路口,投資者應該如何進行資產配置?
華安基金指數與量化團隊建議,當前市場適合采用“啞鈴型”投資策略,一方面重點關注低估值且分紅收益較高的紅利板塊;另一方面關注受美聯(lián)儲降息影響較大的科技成長板塊,特別是那些受益于海外產業(yè)鏈傳導效應及國產替代趨勢的公司。
比如,永贏基金指數基金經理劉庭宇推薦投資者關注黃金等防御性資產。他認為,當前黃金股已經調整較為充分,PE估值水平在過去五年19%以下的偏低位置,且半年報業(yè)績亮眼,凈利潤增速和ROE在所有A股細分行業(yè)中排名靠前,金價上行刺激金礦公司加大資本開支、后續(xù)產量增長可期,黃金產業(yè)鏈的公司已進入量價齊升的戴維斯雙擊周期。
華寶基金國際業(yè)務部則認為,美國經濟“軟著陸”疊加AI迭代更新,對科技股估值更有支撐,因此繼續(xù)看好以“Magnificent 7”為首的科技股或許在今明年繼續(xù)發(fā)力。
博時基金首席權益策略分析師陳顯順也建議,投資者可以根據自身的投資目標與風險承受能力構建啞鈴策略:
啞鈴策略的一端,建議關注那些有望提供較好股息回報的行業(yè),如公用事業(yè)(水電、火電)、煤炭及其相關能源周期品(石油石化、有色金屬如銅)、基礎設施(港口、高速公路)以及銀行等行業(yè);此外,港股市場中的紅利資產大部分股息率高于A股,股價波動相對也更小,是尋求股息回報投資者的較好選擇。
啞鈴策略的另一側,則聚焦于成長溢價,即通過當前股價買入,期望在未來1至5年內通過行業(yè)高增長和公司成長獲得回報?;诖?,半導體行業(yè)因巨大的國產替代空間和市場需求成為優(yōu)選;AI算力相關的通信公司也展現出了強勁的成長潛力;消費電子行業(yè)則契合了人們對美好生活和技術進步的不斷追求;此外,高端制造業(yè)如工業(yè)機器人和無人駕駛技術,因其可能帶來的行業(yè)顛覆性變革而備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