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就不信這個邪,都是兩個肩膀扛一個腦袋誰怕誰???”
雖說《亮劍》好看的全都在后半本,
但是前半部分就已經(jīng)足夠讓它火到現(xiàn)在!
咱們耳熟能詳?shù)慕?jīng)典抗日劇似乎只有這“三部曲”:
《亮劍》、《我的團長我的團》還有《我的兄弟叫順溜》。
可是這三部曲的側(cè)重點其實大不相同!
《亮劍》更注重整個“團”,以及狹路相逢必亮劍的英勇氣勢;
《我的團長我的團》更注重“班”,
揭開作為底層戰(zhàn)士所面對的真實戰(zhàn)爭;
而《順溜》更注重的是“人”,
也就是那支狙擊步槍和陳二雷的個人英雄主義。
三部曲各有各的特點,也各有各的優(yōu)勢,然而最令我感到經(jīng)典的還得是《亮劍》。
雖然相對更宏觀了一些,但是全劇沒有一個多余的角色,
而且每個角色都是有血有肉的。
因為當時導演的手里面沒有充足的預(yù)算,
所以他根本沒辦法為每個角色配上專業(yè)的演員,
以至于這6個演員都是臨時加上來的。
可就是這些臨時演員,卻成為整部《亮劍》的畫龍點睛之筆。
那么這6位演員都是誰?
他們在劇中分別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鬼子大佐”楊清文
若不是上網(wǎng)查閱資料,我是萬萬不會相信他竟然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中國人。
只因他在各個抗日劇中給人留下的印象過于深刻。
其中《永不磨滅的番號》讓他直接化身“行軍鍋”,從此鬼子大佐的形象就在咱們觀眾的心目中揮之不去了。
以至于現(xiàn)實生活中看見他都很難從他的戲里面跳出來。
要不是夠不著,真怕自己忍不住上去和他打起來。
然而讓楊清文老師一戰(zhàn)成名的地方還得是在咱們《亮劍》劇組。
一開始的他并沒有擔任鬼子大佐的角色。
而是一名任勞任怨的卡車司機,盡管說是幕后工作者,但楊清文的工作態(tài)度卻還是十分的認真嚴謹。
也許正是這個品質(zhì)得到了導演的認可,
在劇組實在沒錢去請日語專業(yè)的演員過來客串,于是就找到了這位卡車司機……
從此楊清文的命運齒輪開始轉(zhuǎn)動!
由于劇中恰好到位的表現(xiàn),才讓不少觀眾們都誤以為是導演太“財大氣粗”,一個小小的龍?zhí)捉巧€專門請個日本人過來演……
隨著《亮劍》走進千家萬戶的電視機,楊清文這個被緊急啟用的“替補隊員”搖身一變成為了現(xiàn)在大家經(jīng)常用的表情包——“來自大佐的肯定”。
不得不說,導演的這個抉擇真可謂是神來之筆……
王有勝
現(xiàn)在火成表情包的不只是“大佐”!
就連普通不起眼的小戰(zhàn)士也能隨著電視劇一起爆火。
現(xiàn)在有個網(wǎng)絡(luò)熱詞叫做——有勝閱兵。
這個詞就是出自《亮劍》中的一個名場面:
王有勝作為李云龍的部下,率先占領(lǐng)了敵軍的一個補給點,軍裝和鞋子全都換成了最新的。
恰逢友軍紛紛從面前路過,王有勝露出了一臉驕傲的表情。
“有勝閱兵”這個詞就在這里被萬能的網(wǎng)友說成了網(wǎng)絡(luò)熱梗。
雖然這個名場面沒有一個字的臺詞,但看了總能體會到他所表達的全部情緒。
也許這就是傳說中的“此時無聲勝有聲”吧……
本以為這樣的角色是導演家里的“關(guān)系戶”,誰知曹啟峰竟然是從群眾演員中被臨時挑選出來的,這個選擇真可謂是妙筆生花!
然而王有勝這個名場面中還有另一個角色也是被臨時拉來的……
李栗
剛才提到“有勝閱兵”那你還記得緊隨其后的“有勝挨打”場面嗎?
友軍實在不服氣他一人用封條占領(lǐng)了整個物資點,于是強行的把物資分享走。
氣的王有勝哇哇哭,隨后去找李云龍告狀,隨后李云龍讓揍了回去。
恰逢走回去這個動作讓五師師長李栗看到,就有了接下來的名場面。
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句話,但作為師長的威風凜凜和不怒自威被演繹的惟妙惟肖。
然而這位不怒自威的師長只是劇組中的美術(shù)指導罷了。
說出來真是令人不敢相信,一個專業(yè)做美術(shù)的竟然擁有吊打現(xiàn)在無數(shù)“小鮮肉”的演技。
說來真是個“掃地僧”了。
后來咱們沒有見他出演過其他角色,也許美術(shù)方面才是真正屬于他的賽道吧!
旅長
眾所周知,在《亮劍》的宇宙里面,旅長大于天王老子!
李云龍在這部戲中兇猛的像是一頭野獸。
“西北鐵三角”中其他的兩位有時候?qū)λ紵o可奈何,甚至李云龍還有和他們瞪眼珠子的時候。
然而有且只有旅長能讓讓他瞬間說不出話來,更能讓他上一秒還在吐槽,下一秒就瞬間送出笑臉來。
所以大家都愛看旅長和李云龍對話的戲份……
可劇中旅長的原型其實就是陳賡大將,
如此重要的角色應(yīng)該慎重選擇才是,用“替補隊員”實在是有失妥當。
然而出演旅長的張偉卻是個“關(guān)系戶”!
原來在劇組擔任副導演的職位,出了導演之外,全劇組恐怕只有他最了解旅長該怎么演,這也難怪總是讓我們愛看……
老羅同志
既然有愛看的,那么必然有不愛看的。
后期才出現(xiàn)的“老羅同志”就是其中的一個。
“西北鐵三角”在軍校學習的時候總有人找他們的“麻煩”。
而扮演這個“老羅”的人,才更是“關(guān)系戶”!
因為他是本劇的總導演——陳建!
好家伙,導演都親自出馬客串了,看來劇組的預(yù)算是真的不夠了。
然而就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是帶領(lǐng)全劇組“打了大勝仗”!
不得不說導演是有一手的。
孔二愣子
說到晉西北鐵三角就不得不提出老實巴交的孔捷。
沒想到他也是被臨時拉來的……
他竟仗義的從黑云寨謝寶慶手里幫忙要回楚云飛的物資,換做李云龍恐怕就直接私吞了吧。
原來扮演“孔二愣子”的由力是被導演“忽悠”來的。
早期上大學的時候,他的主修專業(yè)就和表演類似,后來一畢業(yè)就選擇了改行。
俗話都說隔行如隔山,可見由力的水平真的不一般!
結(jié)語
經(jīng)典之所以能成為經(jīng)典,是因為劇中全是有血有肉的角色。
那么這些角色的背后,都是被可以稱之為藝術(shù)家的演員們支撐起來的。
過硬的演技加上嚴謹認真的演繹,真是難怪《亮劍》能一直這么火。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quán)或者人物侵權(quán)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nèi)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lián)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