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0戰(zhàn)機總設計師——宋文驄
當時我國連研制殲8這樣的二代戰(zhàn)機都磕磕絆絆,西方先進的三代機令我們羨慕不已,考慮到自身薄弱的技術實力,空軍當時對殲10的要求非常低,只求性能強于蘇聯的米格23,能和美國低端的F-16抗衡就算合格。于是殲10就在這樣的情況下艱難起步,就在殲10還躺在圖紙上,處于論證研究階段時,1989年中國軍事代表團前往蘇聯,在考察蘇聯空軍先進的蘇-27后,不少空軍將領提出與殲10相比,蘇27性能優(yōu)異,改裝潛力巨大,對殲10能否超越蘇27表示懷疑,甚至干脆讓殲10下馬,把錢都省下來買蘇-27。
▲蘇-27優(yōu)異的性能給中國代表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蘇聯當時極力向中國推銷短腿的米格-29
▲殲-10項目得到了劉華清將軍的大力支持
但這些疑問不僅沒有打消殲10研制人員的信心,反而讓他們砥礪前行。在時任中央軍委副主席劉華清和空軍司令林虎的堅定支持下,以宋文驄為首的研發(fā)人員迎難而上,先后攻克了如數字電傳飛控、先進氣動布局等技術難題。1998年3月23日,承載幾代中國航空人夢想的殲10戰(zhàn)機終于首飛成功,在殲10安全著陸后,參與殲10研發(fā)的全體成員激動的熱淚盈眶,總師宋文驄與首飛試飛員雷強相擁而泣。
▲1998年殲-10首飛成功
2006年12月29日,新華社以驕傲的口吻向世界宣布:由我國自主研發(fā)的新一代戰(zhàn)機殲10已經成建制裝備部隊,形成作戰(zhàn)能力。這一年宋文驄76歲,離他被任命為殲10總師已經過去整整20年,很多參與殲10研發(fā)的帥小伙已經變成了中年大叔,甚至很多人將自己的生命都獻給了殲10,至死都沒能看到殲10飛上天空的一刻。
▲國士無雙
如今最新改進型的殲10C已經批量裝備部隊,在7月30的朱日和大閱兵中大放異彩,其性能已經到達世界三代半戰(zhàn)機的優(yōu)秀水平,與臺風、陣風這樣的先進戰(zhàn)機相比毫不遜色,殲10C不僅制空能力更加強悍,還可執(zhí)行對地對海攻擊,是一款真正意義上的新一代高性能全天候的第三代多用途戰(zhàn)機。
▲由宋總嫡傳弟子楊偉設計的殲20已服役
現如今的中國空軍再也不用僅憑一腔熱血來捍衛(wèi)祖國天空,不僅第三代的殲10大量裝備,而且由宋文驄老師的親傳弟子楊偉主持設計的第四代隱身戰(zhàn)機殲20已經服役
更多有趣好玩的軍事文章、視頻、圖片、電影、游戲,關注“軍武次位面”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