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太空特約記者、航天員景海鵬(左二)、陳冬(左一)與地面上的航天員王亞平(右一)一起為全國青少年小朋友錄制的一堂“太空科普課”上線播出。 新華社發(fā)
“太空蠶寶寶”5只吐絲結(jié)繭
太空公開課中,航天員上午的第一項工作是照顧蠶寶寶。香港的中學生“小科學家”把他們的養(yǎng)蠶創(chuàng)意帶到了太空上。在地面養(yǎng)蠶可以觀察到蠶吐絲有方向,其蠶繭形成的過程有規(guī)律、有特點。那么在太空中蠶寶寶能不能吐絲、做繭呢?公開課中,航天員景海鵬拿出了一個巴掌大的“蠶舍”,在距地球393公里的太空中,這就是蠶寶寶們的家。景海鵬展示,經(jīng)過悉心照顧,6只蠶寶寶中的5只已經(jīng)成繭了。
地面航天員王亞平介紹,養(yǎng)蠶實驗已經(jīng)結(jié)束,蠶寶寶吐絲成繭后被放入了冷藏室,將被帶回地球。
“太空生菜”比地面還綠
一位小朋友在新華社客戶端提問,如果將來進行更長時間的太空飛行,航天員們怎樣在太空中吃到新鮮蔬菜呢?地面航天員王亞平介紹,“答案很簡單,自己種!”
原來,神舟十一號就帶上了生菜種子,兩位航天員也在太空當上了“菜農(nóng)”?!斑@幾棵生菜很幸運,它們可是中國首次太空人工栽培的植物!”
太空種菜和地面有很多不同,“地面一般是先播種后澆水;而在太空安置種子的是硬質(zhì)材料,只有吸水軟化后才能把種子放進去,所以是先澆水后播種。”王亞平介紹,太空種菜用的不是一般的土壤,而是一種名為蛭石的礦物質(zhì),其具有很好的吸水性,可以輕松將水傳導到植物根部,“讓生菜們喝個痛快?!?/p>
據(jù)介紹,進入組合體第五天,生菜種子發(fā)了芽。此后,航天員們還給生菜間了苗,將弱一些的菜苗拔掉,保證每個單元格里只有一棵菜苗。為了讓菜苗長得更健壯,航天員們還用注射器往栽培基質(zhì)里推送空氣,使菜苗根部呼吸到新鮮空氣,“生菜長得很精神,看起來比地面還綠一些?!?/p>
王亞平解釋,這次的生菜只是用來做實驗,將來如果進行更長時間的太空飛行,蔬菜不僅可以提供食物,還可以提供氧氣。
人腦控制電腦不用眨眼
隨著航天任務(wù)越來越復雜,如果可以突破雙手操作的限制,用意念來控制機器,該有多好啊?太空公開課介紹,事實上,中國航天員已經(jīng)在開始試驗這樣一種“神器”——腦機交互技術(shù)?!把燮ざ疾挥谜R幌拢湍芸刂齐娔X?!?/p>
地面航天員王亞平介紹,腦機交互是采集被試者的腦電,提取特征識別命令,進行控制,“這也是國際上首次在軌進行腦機交互技術(shù)空間適應(yīng)性測試?!?/p>
王亞平在地面演示腦機交互技術(shù):涂上導電膏,頭上的腦電帽就能更好地采集到頭皮的腦電信號?!按蠹铱?,電腦屏幕上有四個頭像,我一直注視第一個‘小A’,這條指令就會通過電腦傳遞給機器人。機器人就會知道我想跟小A交流。”而在運動想象實驗中,王亞平集中精力想著自己的左手,不一會兒,機器人就舉起了自己的左手。
“有人可能會問,這些實驗在地面也能做,為什么要到太空中做?”王亞平解釋,實驗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弄清太空環(huán)境對腦電波是否有影響,地面建的分類模型在太空是否還適用。
太空食譜照顧個人口味
在大家的印象中,航天員只能吃味道“不咋地”的壓縮食品,但其實他們已經(jīng)能在太空享受大餐了。太空公開課展示,此次帶上天宮二號的食品有主食、副食、即食、飲品、調(diào)味品、功能食品等六大類近百種。食譜是5天一循環(huán),還特別照顧了個人口味,“給山西人景海鵬帶去了陳醋,給河南人陳冬準備了面條?!鼻皫滋炀昂yi五十歲生日時,竟然還在太空吃到了罐頭裝的奶酪生日蛋糕。
盡管工作繁忙,但航天員每天還必須進行體育鍛煉。比如,跑步、蹬自行車、拉力器。這是因為長期在失重環(huán)境下,有可能會導致骨質(zhì)疏松和肌肉萎縮。因此,想要保持身體健康必須每天堅持鍛煉。
因為沒有了重力,在地面的一些高難度動作,在天上卻易如反掌。太空公開課中,兩位航天員就進行了一場太空“比武”。航天員陳冬打起了“太極拳”,航天員景海鵬使出了“無影腳”。
“太空體檢”研究失重變化
一位小朋友在新華社客戶端提問:“航天員在太空中會生病嗎?如果生病了怎么辦呢?”“太空體檢”,給了他解答,景海鵬向大家展示了為太空失重專門準備的服裝,中間和兩側(cè)都有很多粘扣可以打開,“(體檢時)穿普通的衣服不太方便,所以設(shè)計了很多拉鏈。比如量血壓,把胳膊上的拉鏈一拉就OK啦!”
航天員陳冬給大家“揭秘”在太空失重的情況下,體檢還真有跟地面不同之處?!疤帐е貢r,人的器官會發(fā)生一定的位移,許多位置在天上就不太好找,需要反復變換探頭。”比如,找脖子上的動脈時,陳冬就費了一番工夫:因為到了天上,動脈旁邊的靜脈也變得很粗,所以容易搞混。據(jù)介紹,“太空體檢”的主要目的就是檢測航天員在太空中身體各項指標是否與地面一樣,“通過實驗得到珍貴數(shù)據(jù),返回地面進行進一步分析,研究身體在失重情況下的細微變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