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先銀經(jīng)典點說《道德經(jīng)》在有無中欲觀炁的玄妙,《易經(jīng)》乾坤圖解
《道德經(jīng)》在有無中欲觀,《道德經(jīng)》炁的玄妙,人生實如鐘擺,在痛苦和倦怠之間擺動,這兩者就是人生的終極要素。生命如海,遍布漩渦與暗礁。
我們就像汪洋之上的一葉扁舟,時而面對狂風暴雨,小心翼翼地航行。對我們中的大多數(shù)人來說,欲望就是我們前行的馬達。
當欲望滿足時,我們便欣喜若狂??駳g之后,便隨即陷入?yún)捑?,尋找新的欲望?/p>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所以常從無中,去觀照道的奧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常從有中,去觀照道的端倪)。
我們在欲望與厭倦之間不停地流轉(zhuǎn),周而復始,直至終老。安全感是一種感覺、一種心理;是來自一方的表現(xiàn)所帶給另一方的感覺;是一種讓人可以放心、可以舒心、可以依靠、可以相信的言談舉止等方面表現(xiàn)帶來的。?《營養(yǎng)身心靈》的營養(yǎng)顧問團隊,分享人類的正覺、平和、健康的理念,和美麗、幸福、自在的營養(yǎng)均衡的生活品質(zhì)。睡在哪里都是睡在夜里”,無論是還陽臥,混元臥,還是吉祥臥,這漫漫長夜,身體健康,心靈心理靈魂都有保障,休閑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營養(yǎng)顧問團隊帶著禰一起成長。
劉先銀經(jīng)典點說《道德經(jīng)》:”玄“字,“炁”者,無也
劉先銀經(jīng)典點說《道德經(jīng)》炁的玄妙,《易經(jīng)》乾坤圖解
劉先銀經(jīng)典點說《道德經(jīng)》真理玄同,玄和道的大道學說
劉先銀經(jīng)典點說《道德經(jīng)》《河圖》《洛書》玄之又玄的雙螺旋結(jié)構(gòu)
劉先銀經(jīng)典點說《道德經(jīng)》道法自然,《無逸》“君子所,其無逸”
老子《道德經(jīng)》中的”玄“字,究竟是什么意思?深奧程度太深!“玄”字在漢語中有兩個含義是比較基本的,一是指境界幽遠,一是指帶光亮的深黑色。這兩個含義其實也是相通的,遼闊夜空中的那種幽遠、深黑就是一種所謂的“玄”色。正因如此,玄又引申至形容問題的深奧程度,從而有“玄奧”的說法。如果這問題的深奧又是美妙而難以言喻的,我們又會說這是“玄妙”的。
劉先銀校訂編注《道德經(jīng)》譯文精簡版
體道章第一
59
道,可道(道的本質(zhì),可以展示出來的現(xiàn)象),
非常道(不是道的本質(zhì));
名,可名(名,可以表示出來的現(xiàn)象),
非常名(不是名的本質(zhì))。
無,名天地之始(無,是演化天地的初始),
有,名萬物之母(有,是生化萬物的母體)。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所以常從無中,去觀照道的奧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常從有中,去觀照道的端倪)。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無和有這兩者,同一來源而不同名稱),
同謂之玄,玄之又玄(都可說是很幽深的。幽深又幽深)。
眾妙之門(是一切生演變化的總門)。
生演:“無,是演化天地的初始;有,是生化萬物的母體”?!盁o”“有”是指稱“道”的,是表明“道”由無形質(zhì)落實向有形質(zhì)的活動過程。
《道德經(jīng)》26個欲字。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執(zhí)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
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大道氾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愛養(yǎng)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于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于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zhèn)之以無名之樸鎮(zhèn)之以無名之樸亦將無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居其薄處其實不處其華故去彼取此
故至譽無譽不欲琭琭如玉落落如石
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求生之厚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孰之養(yǎng)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習常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彩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余是為盜夸非道也哉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祭祀不輟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鄉(xiāng)其德乃長修之于國其德乃豐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xiāng)觀鄉(xiāng)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蜂蠆虺蛇不螫猛獸不據(jù)攫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脧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日明益生日祥心使氣日強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圣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其政悶悶其民醇醇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害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治人事天莫若嗇夫為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蒂長生久視之道
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圣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為下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日求以得有罪以免耶故為天下貴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是以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圣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順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戰(zhàn)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wèi)之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圣人被褐懷玉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狹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惟不厭是以不厭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勇于敢則殺勇于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猶難之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yīng)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失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zhí)而殺之孰敢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傷其手矣
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于貴生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余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正言若反
和大怨必有余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是以圣人執(zhí)左契而不責于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1973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了一批古書,其中就包括國內(nèi)外盛行的《道德經(jīng)》。結(jié)果經(jīng)過整理復原發(fā)現(xiàn),該版本與現(xiàn)在流行的《道德經(jīng)》版本,存在著一些差異。這些差異大多只是只字片句之間,不同讀者對這種差別的理解卻有千差萬別之遠,所謂“失之毫厘,謬之千里”正是老子所謂的“道可道”的差別,或許是傳抄失誤,或許是研究者的自己的理解。(道可道)道是存在的,(非常道)并且是變化的;(名可名)可以叫它“道”,也可以叫其它,(非常名)不是固定的?!兜赖陆?jīng)》無與有,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F(xiàn)在我們就摘錄出來辨別。
劉先銀經(jīng)典點說《道德經(jīng)》道法自然,究竟是時間決定了空間,還是空間決定了時間。超越動物欲望總和的每一位社會的人都應(yīng)做自己尊重的人。一直以為“別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yōu)秀” 后來才明白,“別人尊重我,是因為別人很優(yōu)秀?!?優(yōu)秀的人對誰都會尊重,尊重領(lǐng)導是一種天職,尊重同事是一種本分,尊重下屬是一種美德,尊重客戶是一種常識,尊重對手是一種大度,尊重所有人是一種教養(yǎng)。唯寬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載物。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道德經(jīng)》共有16章32自7.9.17.21.22.23.24.25.32.33.37.39.57.64.72.73,自,此字初文始見于商代甲骨文和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人的鼻子,后假借作第一人稱代詞,指自己。自又有開始的意思,又由此虛化為介詞,表示由、從等。我是誰?
道法自然,自,此字初文始見于商代甲骨文和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人的鼻子,后假借作第一人稱代詞,指自己。自又有開始的意思,又由此虛化為介詞。“炁”者,無也;自者,呼吸“炁”也。
太陽是恒星繞銀河系轉(zhuǎn)發(fā)光發(fā)熱提供能量。沖和作用聽起來很抽象,這是中國古人設(shè)立的一個認識物質(zhì)世界的方法,這個方法來自老子說:“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萬物負陰而抱陽”是中醫(yī)書中常引用的,對“沖氣以為和”鮮有解釋。
故老子在表示陰陽相互作用的狀態(tài)時,用了“沖氣”一詞。氣本是陽,沖氣的沖又是動的意思,原指水流的向上涌動。對于和,《說文》里面說:“和,相應(yīng)也?!薄皼_氣以為和” 則既表達了陰陽相互的沖氣作用,又表達了陰陽沖氣的程度。也就是說萬物均以陰陽相互沖和之后的狀態(tài)來表現(xiàn)。
7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9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17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21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
22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23希言自然;24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25道法自然
32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33自知,自勝,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37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無名之樸亦將無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39是以侯王自稱孤寡不谷此非以賤為本耶非乎;
57故圣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64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72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73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yīng)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
“認識自然規(guī)律的人是無所不包的,無所不包就會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長久,終身不會遭到危險。太陽照耀萬物,功德無量,沒有太陽可能地球就是一個死物;河流滋養(yǎng)生命,河流的存在讓地球上有了勃勃的生機;山川庇佑萬物,使得萬物可以充分地“靠山吃山”;人類頂天立地,繁衍生息,持續(xù)不斷破舊立新;喝水的杯子用來喝水,如果不能用了,當然就會被拋棄。
盡力使心靈的虛寂達到極點,使生活清靜堅守不變。萬物都一齊蓬勃生長,我從而考察其往復的道理。那萬物紛紛蕓蕓,各自返回它的本根。返回到它的本根就叫做清靜,清靜就叫做復歸于生命。復歸于生命就叫自然,認識了自然規(guī)律就叫做聰明,不認識自然規(guī)律的輕妄舉止,往往會出亂子和災兇。認識自然規(guī)律的人是無所不包的,無所不包就會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長久,終身不會遭到危險?!爸H荩菽斯?,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薄爸H荨保俺!钡娜瞬拍軌蛐亟笏坪?,涵天蓋地,包容萬象。“容乃公”,心智愈廣闊,人的格局也就愈大,才能致力于天下為公的事業(yè)?!肮巳保粋€具有天下為公情懷的人,才能做好統(tǒng)馭自己身心活動?!叭颂臁保粋€能夠統(tǒng)馭自己身心活動的人,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唯道是從,合于天道自然的法則?!疤炷说馈?,遵循天道法則的人才會與道合真?!暗滥司谩?,與道合真的人心靈有安放之所,生命才能長久?!皼]身不殆”,個人身體的小宇宙與大宇宙融為一體的人,終其一生也不會有什么兇險。
研究《道德經(jīng)》,劉先銀經(jīng)典點說:真理玄同,理解了玄和道,也就把握了宇宙真理,把握了老子的大道學說。
玄德章 第五十六【老子·第56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研究《道德經(jīng)》,邏輯道紀;劉先銀經(jīng)典點說:道紀【14】【21,54,57】以此
研究《道德經(jīng)》,劉先銀經(jīng)典點說:規(guī)律玄德;玄德章 第五十六【老子·第56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研究《道德經(jīng)》,劉先銀經(jīng)典點說:方法微明;微明章 第三十六 【老子·第36章】柔弱勝剛強。
道德經(jīng)說:絕學無憂。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柔道牽“乾”,迷失道“坤”,在圣、圣化凡也,是周乾而易坤的乾→姤→遯→否→觀→剝→坤的執(zhí)迷妄失圖,呈現(xiàn)乾元光明世界如何墮落到坤元無明世界,而有識妄取真,明心見性,修真證道的目的和目標,從全時空的順其自然的積善厚德起,到機緣和造化成熟后,便有“中正之道”圍繞中脈修持精氣神的乾坤總綱性命雙修。在凡、凡轉(zhuǎn)圣,易坤周乾的坤→復→臨→泰→大壯→夬→乾正坤返乾修真圖。六位丹輪健中正德的命功,退藏于密陽神還虛的性功,從而盡性了命證周易大道的本來。呈現(xiàn)周易易周《周易》體證大道的究竟圓融。如如不動妙化萬有之“元、亨、利、貞”之德行,周行而不殆,為易道之悲憫蒼生。妙行無住 應(yīng)化非真 坤→復→臨→泰→大壯→夬→乾正坤返乾的修真。陰陽——任何事情都可以一分為二,這就是陰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老子的邏輯學既不是通常的形式邏輯,也不是黑格爾的辯證邏輯,而是全面系統(tǒng)形式的哲學邏輯。也就是說,它將語言邏輯、形式邏輯、辯證邏輯三者緊密結(jié)合為一個整體,強調(diào)邏輯的真實性而不是思辨性。這種真實性已經(jīng)達到邏輯思維的最高境界,為此印度學者才將它表述為“生命的邏輯”。用概念表述出來,就是哲學邏輯。它與傳統(tǒng)的形式邏輯、符號邏輯、數(shù)理邏輯、模式邏輯不同,屬于真實邏輯范疇。哲學理論的最高境界就是真善美,老子的邏輯達到了這一境界。所以才稱得上屬于“生命的邏輯”。
執(zhí)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道德經(jīng)》贊玄章第十四
老子給他認識世界的方法取了個名字——道紀。這個方法就是用自古就有的道,來觀察、理解今天的存在,可以理解宇宙及萬物的初始。這正是人性宇宙觀的精妙所在,由于人是“域中四大”之一,于是,人可以在任何時候,用自古就有的道,來觀察周圍的存在、自身的發(fā)展,就可以通曉宇宙和萬物的奧妙。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含義是什么?
它源自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是為“河圖”。
河圖和洛書,乃由天象觀察中產(chǎn)生的,在三代時期就成為帝王的寶貴之物。河圖和洛書構(gòu)造簡明,它是中國古代的文化基石之一。清代經(jīng)學家廖平,曾將詩經(jīng),易經(jīng),內(nèi)經(jīng)三者反復印證,證實了內(nèi)經(jīng)的理論本于易經(jīng),而易經(jīng)之數(shù)理又取則于河洛。
河圖以十數(shù)合五方,五行,陰陽,天地之象。圖式以白圈為陽,為天,為奇數(shù);黑點為陰,為地,為偶數(shù)。并以天地合五方,以陰陽合五行,所以圖式結(jié)構(gòu)分布為:一與六共宗居北方,因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二與七為朋居南方,因地二生炎,天七成之;三與八為友居東方,因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四與九同道居西方,因地四生金,天九成之;五與十相守,居中央,因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河圖乃據(jù)五星出沒時節(jié)而繪成。五星古稱五緯,是天上五顆行星,木曰歲星,火曰熒惑星,土曰鎮(zhèn)星,金曰太白星,水曰辰星。五行運行,以二十八宿舍為區(qū)劃,由于它的軌道距日道不遠,古人用以紀日。五星一般按木火土金水的順序,相繼出現(xiàn)于北極天空,每星各行72天,五星合周天360。由此可見,河圖乃本五星出沒的天象而繪制,這也是五行的來源。因在每年的十一月冬至前,水星見于北方,正當冬氣交令,萬物蟄伏,地面上唯有冰雪和水,水行的概念就是這樣形成的。七月夏至后,火星見于南方,正當夏氣交令,地面上一片炎熱,火行的概念就是這樣形成的。三月春分,木星見于東方,正當春氣當令,草木萌芽生長,所謂"春到人間草木知",木行的概念就是這樣形成的。九月秋分,金星見于西方,古代以多代表兵器,以示秋天殺伐之氣當令,萬物老成凋謝,金行由此而成。五月土星見于中天,表示長夏濕土之氣當令,木火金水皆以此為中點,木火金水引起的四時氣候變化,皆從地面上觀測出來的,土行的概念就是這樣形成的。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
泰初有無,無有無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莊子》)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周易》)
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地六成水,天七成火,地八成木,天九成金,天五生土。(《尚書大傳·五行傳》)
天本一而立,一為數(shù)源,地配生六,成天地之數(shù),合而成性,天三地八,天七地二,天五地十,天九地四,運五行,先水次木,次土及金。(《易乾坤鑿度》)
“河圖”的生成數(shù)為什么是“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通過研究認為,這是上古人根據(jù)五星出沒的時間而繪制出來的,其意義如下:“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表示水星與日月會聚;“地二生火,天七成之”表示火星與日月會聚;“天三生木,地八成之”表示木星與日月會聚:“地四生金,天九成之”表示金星與日月會聚;“天五生土,地十成之”表示土星與日月會聚。一為每天的第一個時辰,或農(nóng)歷的初一、十一、二十一;二為每天的第二個時辰,或農(nóng)歷的初二、十二、二十二;……依此類推。
執(zhí)古之道 第四處:《道德經(jīng)》第十四章
河上公、王弼傳世本:“執(zhí)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p>
研究《道德經(jīng)》,邏輯道紀;劉先銀經(jīng)典點說:道紀【14】【21,54,57】以此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4】【57】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以此。
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xiāng)觀鄉(xiāng),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1】【57】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48】以無事取天下?!?1】【54】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研究《道德經(jīng)》,劉先銀經(jīng)典點說:真理玄同;道德經(jīng)體道章,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研究《道德經(jīng)》,劉先銀經(jīng)典點說:規(guī)律玄德。老子為“玄德”所下的定義分別出現(xiàn)在10章、51章和65章。
1.認識模式——10章:屬性道喻
能為章 第十【老子·第10章】載營魄抱一 玄德
注:“玄德”的本質(zhì)屬性——認識模式,形式是系統(tǒng)性,屬性是層次、結(jié)構(gòu)和極限。
2.存在屬性——51章:玄德之道
養(yǎng)德章 第五十一【老子·第51章】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玄德
3.認識屬性——65章:理論之道
淳德章 第六十五【老子·第65章】「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順。
注:“玄德”的認識屬性——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理性把握的本質(zhì)存在:兩個層次兩種形式的對立統(tǒng)一
通過“玄德”定義中出現(xiàn)的三種邏輯圖我們看到,老子對“玄德”的解說體現(xiàn)了辯證認識的深化過程,即動態(tài)過程具有的三段式法:認識模式——存在屬性——認識屬性。邏輯方法體現(xiàn)出系統(tǒng)認識——動態(tài)規(guī)律——結(jié)構(gòu)規(guī)則。三者之間體現(xiàn)出辯證邏輯的特點:從抽象上升到具體、從形式對立到本質(zhì)同一的辯證認識過程和整體結(jié)構(gòu)。邏輯圖為:
┌10章:認識模式:系統(tǒng)認識、山形結(jié)構(gòu)——抽象環(huán)節(jié)整體形式
玄德┼51章:存在屬性:演化規(guī)律、菱形結(jié)構(gòu)——具體環(huán)節(jié)本質(zhì)屬性
└65章:認識屬性:結(jié)構(gòu)規(guī)則、完整模型——邏輯環(huán)節(jié)形式特點
直觀形式的邏輯圖為:
黃帝內(nèi)經(jīng)的生命智慧:陽氣是身體最好的良藥及如何養(yǎng)陽。讓生命充滿智慧,讓智慧滋養(yǎng)生命和靈魂。
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于生長之門,逆其極,則伐其本,壞其真矣。
——《素問·四氣調(diào)神大論》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冷暖轉(zhuǎn)換,陰陽消長,這種不斷的運動直接影響著人體內(nèi)陰陽之氣的盛衰。中醫(yī)養(yǎng)生療疾講究陰陽平衡,說的就是陰陽保持在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平衡狀態(tài)中,身體就能健康,但是一旦這種平衡狀態(tài)被打 破了,也就表示其中一方處于虛弱的狀態(tài)了,此時身體就生病了。因此,適應(yīng)大自然這種陰陽消長的變化,就能讓陰陽不虧。由此,《 黃帝內(nèi)經(jīng) 》提出了“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的四季陰陽養(yǎng)生之道。
春夏之時,天氣慢慢暖和起來,自然界的陽氣逐漸生發(fā),萬物在生發(fā)的陽氣溫煦下開始蠢蠢欲動,直到長得繁盛。在春夏季節(jié)里,就需要順應(yīng)自然,不僅要保護體內(nèi)的陽氣,更要補陽養(yǎng)陽,保持陽氣充沛。而秋冬之時,天氣逐漸變涼變冷,自然界的陰冷之氣慢慢升騰,萬物在這種環(huán)境下開始閉藏。此時養(yǎng)生也該順應(yīng)自然界這種斂藏之勢,保護體內(nèi)的陰精,讓精氣內(nèi)聚,以潤養(yǎng)五臟。
此外,春夏時節(jié)“陽盛于外而虛于內(nèi)”,秋冬“陰盛于外而虛于內(nèi)”因此針對這一點來說 , 春夏需要養(yǎng)陽 , 而秋冬更應(yīng)養(yǎng)陰。
說了這么多,那到底該怎么讓春夏陽氣充盛、讓秋冬陰精充實呢?來看看下面的方法吧。
春夏養(yǎng)陽:首先要多吃些溫熱性的食物,比如韭菜、大蔥、桂圓、香菜、南瓜、蝦肉等。春夏時節(jié),氣溫逐漸回升,不少人為了驅(qū)熱降暑,會大量食用寒涼性的飲食物,或者久居陰涼的地方,或者在空調(diào)房中乘涼,這種飲食方式以及起居方式對陽氣,非常不利,時間長了就會導致體內(nèi)陽氣虛弱,進而出現(xiàn)各種陽虛不適的癥狀,比如最常見的中暑,其實就有陽虛的成分在里面,其次要多曬太陽 。 下面就教大家一種曬太陽的方法 。
早上日出時,面對東方,迎著朝陽,兩手臂張開,手心朝向東方,做深呼吸 。正午日頭當頂時,陽氣最濃,此時立于庭院中,披頭散發(fā),同時做深呼吸。傍晚日落前,到戶外面對夕陽,做深呼吸。晴天時,多到曠野中,立于藍天白云下,做深呼吸。住在高樓中的人要多開開窗戶,面向陽光做深呼吸。
夏天陽氣最旺,此時是養(yǎng)陽的大好時機,尤其是陽虛的人,以上午九十點鐘的陽光最好。此時陽光不強也不弱 且空氣質(zhì)量最佳,此時可以到樹林中面向陽光做有氧呼吸。
再者就是要多運動,運動可以激發(fā)陽氣的生發(fā),因此春夏時節(jié),應(yīng)選擇一種或幾種自己喜歡的運動常加練習。
秋冬養(yǎng)陰:秋冬養(yǎng)陰首先要多吃一些滋陰潤燥的食物 , 因為秋冬季節(jié)氣候干燥,尤其秋天,燥氣是其主氣,很容易傷肺。此時多吃些滋陰潤肺的食物就非常 ' 應(yīng)景兒 ”了,比如銀耳、梨、百合、甘蔗、荸薺、鴨肉等。其次,多喝水也是秋冬養(yǎng)陰的方法。水為陰中至陰,為萬物之母,尤其是地下水對養(yǎng)陰最有好處。清潔的地下水、礦泉水、井水…… 都是我們每天必喝的水。
再者秋冬養(yǎng)陰還要學會呼吸,陰氣可以到海邊、山林中、河畔 、湖旁,做深呼吸;還要多接地氣,地為陰,所以地氣本身就屬于陰氣,接地氣只要赤足走路即可,同時進行足底按摩;北方是生陰氣的方位,因此陰虛的人要多面北做和呼吸;夜晚屬陰,陰虛者也可以在夜晚睡覺之前到戶外做深呼吸。
冬天是陰氣最重的季節(jié),如果有雪天,那么一定不要浪費這養(yǎng)陰的好機會,一定要多在雪地上活動,可以做做深呼吸。不過因為冬天氣溫非常低,做戶外活動或者做深呼吸前,首先要做好保暖準備。
“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 遵循了'天人合一'四季陰陽養(yǎng)生的法則,陰陽就不易虧虛,身體保持健康也就明白了。
黃帝內(nèi)經(jīng)的生命智慧——中國人的健康生活必修課
1.歷史背景:《“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是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sh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根據(j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戰(zhàn)略部署制定。由中共中央、國務(wù)院于2016年10月25日印發(fā)并實施。2017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wù)院辦公廳印發(fā)了《關(guān)于實施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發(fā)展工程的意見》,并發(fā)出通知,要求各地區(qū)各部門結(jié)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2.“為人父母者不知醫(yī),謂不慈;為人子女者不知醫(yī),謂不孝。”這句話出自《為政篇第26章》孟懿子的兒子問孔子孝道,先師孔子說:“當父母的,最怕孩子生病?!保ú火B(yǎng)兒不知父母恩)。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p>
3.上古之人的生命為什么能夠達到百歲?
這是黃帝的問題。解釋這一問題,岐伯給出了六個理由:第一是知道,第二是法于陰陽,第三是和于術(shù)數(shù),第四是食飲有節(jié),第五是起居有常,第六是不妄作勞。
修身的第一要務(wù)在于知道。
4.中醫(yī)是成熟的科學,世界需要大醫(yī)精誠的中醫(yī)師。唐朝孫思邈所著之《備急千金要方》第一卷,論述醫(yī)德的一篇極重要文獻,為習醫(yī)者所必讀。《大醫(yī)精誠》論述了有關(guān)醫(yī)德的兩個問題:第一是精,亦即要求醫(yī)者要有精湛的醫(yī)術(shù),認為醫(yī)道是“至精至微之事”,習醫(yī)之人必須“博極醫(yī)源,精勤不倦”。第二是誠,亦即要求醫(yī)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養(yǎng),以“見彼苦惱,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策發(fā)“大慈惻隱之心”,進而發(fā)愿立誓“普救含靈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譽”、“恃己所長,經(jīng)略財物”。
《黃帝內(nèi)經(jīng)的生命智慧》“氣”與人的生命陰陽五行修身養(yǎng)生圖解。
仰以觀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精氣為物,游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與天地相似,故不違;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安土敦乎仁,故能愛。
解讀:
第一句話“仰以觀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誰仰觀天文,俯察地理?伏羲氏。
伏羲氏一畫開天地表達的是伏羲氏創(chuàng)立八卦的神奇。通過伏羲八卦我們認識了天地運行規(guī)律,通過伏羲八卦我們認識了自然界的各種現(xiàn)象,通過伏羲八卦我們明白了自然現(xiàn)象的各種物理的、化學的反應(yīng)形態(tài)。
我們來梳理伏羲八卦仰觀天文得到的卦象:乾卦首當其沖,排在首位,象征著浩瀚的天;離卦緊隨其后,象征著火也可以看成是太陽;震卦象征著雷電;巽卦象征著大風。
我們再來梳理伏羲八卦俯察地理得到的卦象:坤卦也是《易經(jīng)》的門戶,象征著肥沃的大地;兌卦是與大地緊密聯(lián)系的,象征著江河湖泊;坎卦象征著水,這個水可以是雨水,也可以是地面水,兌卦和坎卦的區(qū)別是坎卦的水帶有危險性;艮卦象征著聳立在地面上的高山,也有停止的含義。
基于伏羲八卦所包含的豐富的內(nèi)涵,我們知道了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為何會有晝夜之分,為何會有男女之別,為何會有人鬼現(xiàn)象,為何會有日月的差異。這些多如牛毛的差異歸結(jié)到兩個字就是“幽明”。
“幽”是暗的意思,“幽明”放在解釋《易經(jīng)》的文章中,最好的詮釋應(yīng)是陰陽。世界是由陰陽組成的,我們可以發(fā)揮極致的想象力,把世界上的物質(zhì)分陰分陽,最終歸結(jié)到陰陽里面。
第二句話“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精氣為物,游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
“原始反終”的重點詞是“反”,注意“反”不是反對,是“返”的意思。有個詞語“周而復始”是指宇宙世界循環(huán)往復的運行?!霸挤唇K”的實質(zhì)是在闡述人的生命從生到死的過程,通過觀察人的生命的生長過程,知道了生死規(guī)律。
就每卦而言,六爻也是“原始反終”的過程,如乾卦的初爻是“潛龍勿用”,龍潛伏在海底,處于休眠狀態(tài),不要使用。做事情占卜到乾卦的初爻,意味著一定要按兵不動,靜觀以變。最后一爻即上爻辭則是“亢龍有悔”。也就是已經(jīng)到了頂點,再也沒有發(fā)展前景了,再往前發(fā)展就要轉(zhuǎn)變成其他的性質(zhì)了。就像人的生命一樣,耄耋老人處于“亢龍有悔”的地步,再前行是什么呢?那就是死亡。
“精氣為物,游魂為變”是原始的物質(zhì)組成觀。先秦時期認為人是由氣構(gòu)成的,老子說過“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是說人體是由營衛(wèi)之氣構(gòu)成,死后有魂魄存在。莊子更是創(chuàng)造性的認為氣是構(gòu)成人體的主要成分。《系傳》提出了精氣是可見的、具體的、有形的物質(zhì),游魂則是變化莫測的抽象物。“精氣”是人體最精華的東西,比如使人體充滿活力的血夜,津液等物質(zhì)。這句話實質(zhì)上揭示了人為何能夠主宰世界,因為人有“精、氣、神”。
漢代易學大家京房自創(chuàng)了一套八宮卦序,就吸收了《系傳》的“游魂”一詞。京房的八宮卦序為“一世、二世、三世、四世、五世、游魂、歸魂”。這套卦序主要使一個卦經(jīng)過7次變化,成為了7個其他的卦。游魂在京房八宮卦序中位置非常重要,如果沒有游魂,本卦就丟失了,有了游魂之變,本卦就堅守住了,即八宮卦序還是圍繞本卦而展開的7 次變化。
“是故知鬼神之情狀。”通過精氣為物,游魂為變之后,人類可以探知鬼神的大致情況。
先秦時期是相信有鬼神的,老子相信,老子說,“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意思是治理天下遵循大道原則,鬼不會出來禍害人民。
孔子也相信鬼神,北京現(xiàn)存的天壇祭祀天,地壇祭祀地,勞動人民文化宮祭祀祖先,這充分說明古人相信鬼神的存在以及鬼神的力量。
“與天地相似,故不違;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安土敦乎仁,故能愛。”
前兩句是針對統(tǒng)治者和領(lǐng)導人的,治理國家,統(tǒng)領(lǐng)一方,需要具備何德何能?一是要與天地相似,這是極致的高度。天地廣大深厚,包容萬象,也就是乾卦卦辭說的“元亨利貞”四徳。即《易經(jīng)》的四徳牽掛全部被乾卦囊括了。坤卦卦辭也有“元亨利貞”,只不過是利牝馬之貞。一旦達到這個高度,那是一切順利,還有什么違逆的呢?
二是智慧足以看透萬物,又能用道治理天下,還能有什么過錯?
后兩句是普通小百姓的行為指南。一是如何才能無憂無慮?!芭孕胁涣鳌?,用個比喻,一顆大樹,枝葉繁茂,向四面伸展如同一把雨傘,但是,起主要作用的還是粗壯的樹干。老百姓工作,生活可以盡情拓展,但是要記住不能丟了原則。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標準。
《易經(jīng)》64卦的變化中有個術(shù)語叫旁通。是指本卦的六爻陰陽發(fā)生了變化,使本卦變成了其它卦,但是,這些卦沒有脫離主線,這條主線就是本卦,即萬變不離其宗。
如復卦的錯卦是姤卦,綜卦是剝卦和豫卦,互卦是坤卦,這些變化就叫旁通之變,占卜的時候卜到本卦,卦象雖然變化了,但是,預測還是以本卦為主,變卦為輔。
樂天知命,表達出樂觀豁達的情懷與深刻的洞察力,小老百姓對于生活中的挫折,困境能保持樂觀的態(tài)度,明白個人命運是建立在國家命運的基礎(chǔ)上的,自然是想得開,看得開,還有何憂?
二是如何才能在愛的海洋里生活。“安土敦乎仁,故能愛?!弊置嬉馑己美斫?,結(jié)合《易經(jīng)》64卦就有一番深意啦。
坤卦為地,地乃土,人們只要是按照坤卦的柔順,謙卑的本質(zhì)生活,具備厚德載物的品行,以仁貫穿始終,就會享受愛與被愛的效應(yīng)。
“樂天知命”和“安土敦仁”是從乾坤兩個角度提出的老百姓如何生活的準則。
孔子的時間哲學,乾坤二卦與文化自信的引領(lǐng)者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我們現(xiàn)在提倡一個觀點,比如說像王陽明思想,心學領(lǐng)域,就在談我們現(xiàn)在這個社會要求大家怎么樣才可以找到幸福,我們很多人都在尋找幸福,就找啊找你滿世界找,找啥呢?你找錢掙錢那是對的,但是掙了錢要干什么,你最后買來東西是要干什么?其實就是想要得到自己心里的幸福。說到幸福,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一些問題,人的欲望沒有止境。古人有句詩說得好:“爭名奪利幾時休?”又爭名又奪利,啥時候才是個頭?。俊霸缙疬t眠不自由!騎著驢騾思駿馬,官居宰相望王侯。只愁衣食耽勞碌,不怕閻君就取勾。”一天到晚都是吃吃喝喝、聲色犬馬,就不知道百年如閃電就過去了,但是生命的意義——你沒有找到真正的意義,幸?!阌辛塑囉辛朔窟€不幸福,它到底咋回事?“繼子蔭孫圖富貴,如今哪個肯回頭?”這就是讓我們在考慮你怎么樣才可以得到幸福呢?其實就是要六個字,就是要“存天理,去人欲”?!按嫣炖怼本褪悄愕妹靼滋斓刂g的一種理,“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人活在世上到底應(yīng)該怎么樣做人,得明白這個道理。“尊道貴德”,你得把個人的欲望減輕一些。當突然發(fā)現(xiàn)個人的欲望較小的時候,你擁有的很多。其實,我們的祖先老子有言“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這句話的關(guān)鍵詞“道”是老子哲學的核心,是天地萬物遵循的自然法則?!叭送咛幾?,水往低處流。當你真正低的時候,你才能學會包容,才更加遼闊。”美好的品格、高尚的情操,應(yīng)像水一樣。“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薄耙哉螄云嬗帽?。”“治大國若烹小鮮”……
像這樣“上善若水”。你心中的愿望還有各方面會往上升,你既很努力很積極去奮斗,同時你不會在物欲橫流的世界上過分貪婪。
那么這個天理它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們怎么了解呢?所以說在《周易》六十四卦里面它都有解析。比如說,現(xiàn)在我給大家講一下乾卦,乾為天卦,這是八八六十四卦之首——第一卦,開篇。
開篇它就給你講天下萬事萬物的一個大道,它的一個規(guī)律。這個規(guī)律它就是一個興衰的規(guī)律,一個事物的發(fā)展也是這個道,一個人的一生的成長它也是這個理,它就稱為真理,它就稱為道理。至高者是“道”嘛,這個道理它在哪里呢?
作為我們今天比說如80后、90后的人,可能看這些文字會覺得:哎呀!這都什么呀!看不懂!其實我要給你講完之后你才發(fā)現(xiàn),我們的老祖先咱們的文王就像我們的爺爺給我們寫了一個東西寫到這兒一樣的,你不要認為它很深遠,其實他寫的是很生活化的內(nèi)容。
我們回去看書,你在網(wǎng)絡(luò)上可以查乾為天卦,大家都有一種解析。那么我拋開其他人的解析不談,還是按照這個大道觀,我們講一下人生的發(fā)展,它也是這個道理。每一個個人成長過程,每十年一步運程,每十年一個生活生命的一個節(jié)奏,一個生命的一個現(xiàn)象、一個要求、一個愿望,心里的需求在卦中也有體現(xiàn)。
乾卦:元亨利貞。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這個卦,看,我們上面這三個爻是三個陽爻,我們稱為乾為天卦,下面三個陽爻它也是乾為天卦,所以說我們會看到這是由兩個乾為天卦疊加起來的一個大的卦象,這個卦就是文王卦,周文王給我們弄下來的卦??鬃訉@個卦在《象辭》里面說,叫“天行(xìng)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很多人都說是“天行(xíng)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當然也有很厲害的專家我們在探討說這個“行”應(yīng)該念成“xìng”,“天行(xìng)健”,因為它要對應(yīng)“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樣的話它才從詩文從對仗上它才比較符合。
天行(xìng)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句話是孔子說的。但是,現(xiàn)在這些語言就是周文王的兒子叫周公,他給我們寫出來的這個爻辭。你看這每一個爻,這個是陽爻吧?這六個爻全是陽爻。
首先我們先解決一個問題,這兒你看寫的什么九一、九二、九三,這是什么意思呢?我們看一個卦的時候,大家記住一定是從底下往上看,而不是從最上面往下看,先看這一行再看上一行,其它六十四卦通用此理。這是第一個概念。
第二個概念,因為八卦的組成它是由陰陽組成的嘛——陰爻和陽爻,那么寫“九”的話就代表是陽爻的意思,所以說這是九一是陽爻的第一爻,九二就是陽爻的第二爻,九三就是陽爻的第三爻,依此類推,大家就明白了。當然我們要往更深里挖掘說這個“九”它是咋來的,它是怎么回事?
好啦,那么這個陽爻的第一爻,這六爻下來我們把人生說成是人生六十年,六十年是一個渾天甲子,但是作為一個個人的每個人的生命應(yīng)該活多少年呢?它應(yīng)該是一陰一陽謂之道,它一定是乾坤二卦循環(huán),所以說應(yīng)該是120年的壽命才是我們正常的壽命,就是天年。那么從生命的一種概念去理解的話,有人說人的一生應(yīng)該活180年,我也覺著也是合理的,但是180年很少有人能夠活到,咱們就不談那么遙遠了,但是120年是沒有問題的。但中間養(yǎng)生你怎么去養(yǎng),要明白天地間它的玄機它有些道理,自然還有它的一些方法。
那么我們先說乾為天卦它講了我們?nèi)松?0年一個渾天甲子,活到60歲,很多人60歲就下班(退休),就休息了。而且60歲一定要過個六十大壽,我們國家也在過六十大壽,你看2009年那一年,我們國家這個閱兵儀式,在天安門廣場它一定是一個大的慶典。一個個人60年也一定要做一個大的慶賀,因為你這一生走了一圈了,我們總共走兩圈。
那么你看,它這第一個爻就在說人生這十年是個什么概念,作為一個十歲的孩子是什么呢?他叫“潛龍”。《黃帝內(nèi)經(jīng)·天年》十年一個階段。黃帝曰:人之壽百歲而死,何以致之?岐伯曰:使道隧以長,基墻高以方,通調(diào)營衛(wèi),三部三里起,骨高肉滿,百歲乃得終。黃帝曰:其氣之盛衰,以至其死,可得聞乎?岐伯曰:人生十歲,五臟始定,血氣已通,其氣在下,故好走;二十歲,血氣始盛肌肉方長,故好趨;三十歲,五臟大定,肌肉堅固,血脈盛滿,故好步;四十歲,五臟六腑十二經(jīng)脈,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滎貨頹落,發(fā)頗斑白,平盛不搖,故好坐;五十歲,肝氣始衰,肝葉始薄,膽汁始減,目始不明;六十歲,心氣始衰,若憂悲,血氣懈惰,故好臥;七十歲,脾氣虛,皮膚枯;八十歲,肺氣衰,魄離,故言善誤;九十歲,腎氣焦,四臟經(jīng)脈空虛;百歲,五臟皆虛,神氣皆去,形骸獨居而終矣。
“潛龍”是什么?就是一個幼小生命的意思,這個孩子很小他沒有用,叫“勿用”,不要去使用他。十歲左右的孩子他生命真正的需求是快樂,你要給他正能量,給他美好的東西。但是我們現(xiàn)在很多家長教育孩子,都給孩子附加的夢想太多了,是父母把自己的夢想的包袱甩到一個幼小的生命身上,讓他以后當音樂家咯,讓他去背很多東西。其實說穿了還是一個世俗的攀比思想,想讓自己的孩子從小就很優(yōu)秀,和別人比起來意思就是說:你看,我孩子聰明吧!我孩子優(yōu)秀吧!這是違背一個“道”的觀念的。
很多孩子小的時候你對他給的夢想太大,有些人教育孩子手段太狠就不行。那天我經(jīng)過一個路上,一個小孩,我和林博士在路上走,經(jīng)過一個市場就聽見一個小孩,像小狼一樣在那兒喊著,那個叫聲很凄厲,哭得一塌糊涂?;厣硪豢矗粋€女的,臉長得很寬,一看就是長得也不好看,那個女的很惡,把這個孩子這個耳朵就這樣拎著,指頭就在這頂著,孩子踮著腳。這孩子就嘴里面嚷嚷,就哭得一塌糊涂。這個女的拎著這個孩子耳朵,腳還在底下踢著,說:“我讓你吃!我讓你吃!”那孩子就是要吃雪糕,她把孩子就打成那個樣子。后來我就過去把這女的給說了幾句,而且我是把她罵了一頓,還不是說了幾句,我很生氣,我說她怎么能這樣對待孩子。就是幼小的孩子你不要給他太多的懲罰,也不要給他太大的夢想,不要給他太多的包袱?,F(xiàn)在我們很多孩子上學,小小的孩子上學拎的書包很沉,回家的作業(yè)很多,他受不了。所以現(xiàn)在我們提倡對于教育孩子一定要有三寬的概念,你要寬心,你要寬松,你得寬容。你不用這種方式去教育孩子,這個孩子他將來長大之后,他內(nèi)心深處那個傷痕那個能量他儲存著,早晚他要爆發(fā)的。這有種觀點叫能量是守恒的,你給他一種惡的能量,這個惡的能量他要吸收了,他以后長大他一樣會把惡的東西會釋放出去,這是不對的。所以說少小的孩子他生命真正需求的是快樂,是正能量。夫妻在他面前一定要讓孩子看到你們夫妻家庭的那種美好、那種愛情,要讓孩子知道。我記得有一個采訪,很多人就問,問這個小孩說,你看過你爸爸對你媽媽說過“親愛的,我愛你”,說過沒有?他從來沒見過。就這個孩子從來沒見過家庭里面說過愛情的語言,這是不對的,應(yīng)該把家里面互相關(guān)愛互相美好的東西都讓孩子能夠看得到,在他幼小的心田里面能夠感知到人性那種美的東西、那種善的東西、那種愛的東西,要植入到他的靈魂深處。
那我們看九二爻。人生在20歲左右的人,不論男女,年輕人,它說了個什么呢?叫“見龍在田”,古人是把這個“見”和“現(xiàn)”它是通用的,這個字。這個孩子他出現(xiàn)在田上,他走出了家門。田是哪里?門以外的路為田,在田以外比田更遠的地方叫郊,那是市郊、郊外,比郊再遠的地方那叫野外。所以說,周公他說“見龍在田”,這個孩子他走在家門外面的路上,就這個意思。這個龍就是這個孩子,這個人,你們別把他想象成是什么青龍白虎啦,又是一個虛詞,它是實實在在的一個事物。要講人的話它就是一個人,講一棵樹它就是一棵樹,它是一個具體的事物。
這個孩子他出現(xiàn)在路上,他干什么去了呢?他“利見大人”,就(是)對他有利的,他去拜見高貴的人。高貴的人是什么人呢?老師嘛!那么也就是說在二十左右的孩子,他的生命的需求是知識,讀書,讀經(jīng)典書,他要去上學,你上大學、你出國留學都可以,總之你是獲取知識去了。但是現(xiàn)在很多家長教育孩子的時候,孩子正是獲取知識的時候,結(jié)果你會給他很多錢財,你會讓他開著寶馬去上學,同學之間也有很多比的東西,攀比身上穿的是不是名牌,那都是不行的,應(yīng)該比的是文化?比得是知識,比得是智商。所以說在這條道路上,人應(yīng)該是知識需求的時刻是在二十歲左右,這就是道。你的孩子如果在二十來歲的時候你是讓他專門去做生意,你是專門給他儲備了很多資金,讓他學所謂的經(jīng)濟管理,那都是錯誤的,不對。我接觸過這樣的朋友,我會給他談一談,把乾為天卦把地為坤卦我都給他講。弄完之后他恍然大悟,他說:“哎呀!天地玄機在這兒呢!”我說你該上學的時候,你讓他去得到很多物質(zhì)上的東西,將來這個孩子每一個歷史時期的列車都沒趕上,這一生就毀了,他以后他不會創(chuàng)造太多的東西。
我們看九三爻,人生三十歲的時候,說“君子終日乾乾”,你做為一個要成功的一個人哪,叫君子,你想成為君子嗎?想成為成功的人士嗎?他就告訴你要終日(乾乾),“終日”就是每一天,“乾乾”就是天行健君子要自強不息,得努力奮斗。很多單位三十左右的小伙子、女孩,你做工作是否努力,你不管有多大的夢想首先看你的執(zhí)行力怎么樣,你是否在終日乾乾,是不是在每天努力。而且不僅是要每天努力,還要“夕惕若”,從早到晚還得要總結(jié),還得要警惕讓自己不要犯生命的兩大錯誤。錯誤是什么?第一,不能和人爭強斗狠,少壯之時他不能斗勇的,因為你血氣方剛,孔子當年講了嘛,人生不可以相斗。還有,經(jīng)濟的錯誤不能犯,不能過分貪婪,因為這個時候是你付出的時刻。很多人說去求個職先看你給我多少錢,那老板也要問哪,你能夠給公司帶來什么呀?你夢想大沒有問題,那么你付出和你得到是否成為正比,這點很重要。好,所以說每天都要努力,都要警惕,不要犯錯誤。他說如果犯了錯誤,就這個“厲”,如果犯了錯誤,不小心有了錯誤怎么辦?他告訴你“無咎”,沒有關(guān)系,因為你犯的是錯誤它不是罪惡,所以人生允許犯錯但是不能犯罪,法律的罪、經(jīng)濟的罪、人格的罪、道德的罪不能犯,但偶爾有所失誤是可以原諒的,沒有關(guān)系。因為前面它有一個前提是,君子已經(jīng)每天都在努力工作了,你在努力的過程當中出現(xiàn)了錯誤,他告訴你“無咎”,沒事。他很大氣呀!
第四爻它又告訴你,人生到四十的時候。剛才我說了,三十歲這是立業(yè)、創(chuàng)業(yè)、成家,對于今天來說就是這個概念,你每天得努力,這是立業(yè)的需求。你四十歲左右的時候,是尋找到生命大方向的一個最重要的一個時刻。這句話叫做“或躍在淵”。這個“或”字我們研究一下,在數(shù)學領(lǐng)域它是稱為叫“或然率”,就是我或者可以向西邊去我或者到東邊,中午該吃飯了我們或者可以吃餃子,我或者可以去吃個面去,就是選擇性。它告訴你,你或者可以躍,或者可以不躍,總之你選擇,“躍”就是你的行為,你可以走出家門,走到社會深處,你躍動到另一個地方去。因為這個卦里頭,你看我們上面是個乾卦,下面是個乾卦,《周易》里面它跟你講“不三不四”、“三門四戶”是啥意思呢?就是第三爻是自己家中的門,到第四爻是到了鄰居家了。你說現(xiàn)在我是在這個城市,第四爻就是在旁邊的另一個城市,就是從這已經(jīng)可以走出去了,可以的,所以他告訴你“或躍”,你可以走出去,走到另一個地方去,選擇新的事業(yè)選擇新的工作,都可以,這就叫“或躍在淵,無咎”。
那么四十左右這是一個生命的一個覺悟的時期,人生你不管是面對你自己的家庭、你的婚姻、你的事業(yè)、你的前景,這個時候可要做一個決斷了,別到四十左右還沒決斷,天天還在糾結(jié),到五十還在糾結(jié),人這一輩子那就基本是個糊涂蛋,那就太糊涂了。這是一個大決策的時候,這就叫“或躍在淵”。不管你最后是否成是否敗,你的選擇都沒錯,但是你一定要進行一個選擇。最怕的是你在四十到五十這個時候,你既做著自己的工作,心中還在想著外面的一個事情,它構(gòu)成一個矛盾的心理,這兩個現(xiàn)象都壓在自己的心上。壓到心上,這字就會變成另外一個字了,這叫“惑”,這就是人就是迷惑,太痛苦了太糾結(jié)了,你不知道要干啥,又想做生意還想有個好工作,在工作里面還吃里扒外還干著另外一個事情,那是不行的,所以說要一條線走下去。故而我是在四十左右的時候,我給自己內(nèi)心深處定了一個名字,也叫字號,就叫“如一”“歸心”,我這一生就這么地了,我這一生就是研究國學《黃帝內(nèi)經(jīng)》就研究易學《易經(jīng)》,就是做文化,就行了。我的家庭,一心一意把家庭讓它美好起來,跟著導師好好讀書,好好修行,知行合一,心中再無二。這樣人活著會輕松,你心中會有個主線,就不會盲目,所以說“或躍在淵”。
講到這兒我會給大家再說一個現(xiàn)象,我們每個人在面相上都有一個或躍在淵的地方,它是因人而異,有些人你可以躍,有些人可以不躍,當然這個是僅作笑談了啊。比如說你回去照鏡子看看自己的鼻根這個地方,這鼻根就是我們的41歲的地方。從相法學上來講,你要從三十到四十之間是眉毛和眼睛之間的這個運,你看你的運氣好不好,你看看眉毛和眼睛之間怎么樣。那么,41歲開始這是一個拐點,如果你的鼻根——當然這有些玩笑話了——如果鼻根它比較高,它不是很塌陷,它不是很窄,鼻梁還比較寬、比較挺,那41歲你可以大膽做一個設(shè)計,去沖擊一下。但反過來要是這個地方它要很低很塌陷,這個時候——41歲左右的時候還是要稍微收著點。所以說人生它有收與放的關(guān)系,你還得要結(jié)合自己的現(xiàn)象,41不行就42,你43歲或躍在淵也行哪,這是結(jié)合現(xiàn)實我們這方面可以做參考。當然咱們今天不專門去講相法,要純粹講預測學領(lǐng)域,它會有像梅花易術(shù)、文王八卦、命理學、相法學等等,還有姓名學,內(nèi)容還很多。我們今天重點是講這個道。這是40歲。
看到50歲,這叫九五爻。我們經(jīng)常說叫“九五之尊”,很多人說“九五之尊”那叫“飛龍在天”啊,只有大的領(lǐng)導那才叫飛龍在天,其實你理解錯了。所謂的“飛龍在天”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一條龍,從小到大這一條龍走到這兒走到五十,五十歲的時候是你生命最精彩最飽滿的時刻已經(jīng)到來。就像我現(xiàn)在,今年是剛好五十了,五十一了,我63年生的,那么目前就走到這個爻上。這個爻就是人一定是縱向去和自己比,和天下誰都不比。你比什么呀?你比互相的你多少錢我多少錢,這一比不均衡了。所以孔子就說君子他一定是周而不比,就互相幫助,我根本不和你比貴賤比貧富,我用我的本心去做我的人,你用你的心做你的人,他是一定要互相周流。小人才是比而不周,小人就是互相比,看看你穿的看看我穿的,看看你開的什么車我開什么車,在這方面老找不平衡,那找的是什么?找痛苦著呢。所以說一個人五十歲的時候是你自己就是一條飛龍,你已經(jīng)飛龍在天了,你很成熟了,你受過傷害、受過打擊、成功過、毀滅過,一切都經(jīng)歷過,天下很多事情即使沒經(jīng)歷過你也看過很多,你會懂得很多。那么這個時候你這么飽滿,它還告訴你要什么呢?趕快“利見大人”,你別狂,別驕傲,別認為你官很大了,別認為你很有錢了,不行!趕快,想讓生命長青,想讓自己的生命永遠飽滿,只有一個辦法——學習,讀圣賢書,與圣賢對話,要利見大人。多和一些高貴的朋友在一起,多和有文化、有思想的人一起,多和有夢想的人在一起。所以很多人也會問我說老師這個命運它怎么算?我要說命運它算法很多,每一樣都可以學,但有一個最簡單的算命方法。你想知道你的命運嗎?那么你就回家自己晚上你想想身邊的朋友,你看看你交的都是什么朋友,給每一個朋友打分,你比如有十個人,你給這十個人每個人都打分,以100分為算,算完給這些人統(tǒng)統(tǒng)再打個平均分數(shù),這個平均下來的分數(shù)就是你命運的分數(shù)。
所以說我們經(jīng)常談《周易》它雖然也有風水,家里面布局,玄空風水、九星風水、八卦風水、三合風水都很多,但是我們要考慮到還有人文風水?;畹娘L水是人,定向的物質(zhì)性的東西——這房間風水它是一個定數(shù)的東西,純粹靠它還不行,你還得靠你和什么樣的人打交道。所以說學習非常重要,你已經(jīng)很有成就了,到飛龍在天的位置上還得要不斷學習。所以我就經(jīng)常會給我的朋友,包括我在很多地方去講課,我也會提出我的座右銘。和林博士一起研討交流等等,我們進行了總結(jié)。我說我們每個人都應(yīng)該是這些座右銘:第一、“日行一善”,你每天得做點好事情,它不是說有意地非得去積自己的所謂的“陰德”。很多人都說什么叫陰德?真正的陰德就是不讓別人知道的,你做的好事沒人知道,“陰”就是隱藏的意思,它不是說你下輩子回來還得到回報,那不叫善。當年的梁武帝問達摩,說大師啊這個中國我已經(jīng)建了那么多寺廟了,建了五六百個寺廟了,我深信佛法,那你我是不是很有陰德啊?達摩就說你無功無德,因為你做這些好事情還是想為了有一個陰德。故而老子提出一個觀點,叫“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你真正最高尚的一種道德是不需要回報的,這才叫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就是低一些的這個德,你還是需要一種回報,那叫無德。就像很多有錢的人給一個鄉(xiāng)村的小學捐了點錢,或者給一個孩子給了兩千塊錢,把孩子一抱,拍照,網(wǎng)上發(fā)布,看,我捐助了等等。這不好!應(yīng)該是無形當中做好事,(所以)說日行一善。
第二“日進一步”,每天進步,咱們每天修行:讀書+積德,讀圣賢書,知道,真知灼見;知行合一,合道而行。
那么,第三,我們做事,它一定得“飆風卷雪”,就是努力,君子終日乾乾。
第四,那為人處世,處世哲學一定是“行云流水”,心態(tài)一定要放松活,不要太計較太多的事情,一定是行云流水。那么最后生命觀是什么呢?叫“大道至簡”,把世界看簡單一些,把每個人的人心都看得簡單一些,你千萬不要用復雜的心態(tài)去認知世界認知別人,這樣你就太復雜,這樣的人會很累的。
好,那么“九五爻”它談的就是我們成熟的人、成功的人、生命活得比較踏實的人,一定還要每天不斷地學習,還要向上,這就是道。
那么九六爻它上面說,叫“亢龍有悔”,因為乾為天卦它講的是一定是自強不息,一定是沖擊,去努力,去發(fā)展。但是你到了六十的時候,人的生命觀馬上要注意要回來,你走出去了,世界走了一大圈,你記著一定要有個回家的路,你要知道你的心靈之路、你的靈魂之家在哪里。我們的人生最后是加減都要讓它等于零。很多人(的)生命是擁有的東西越來越多,最后臨咽氣的時候他非常痛苦,他不知道這些東西該怎么辦,他沒辦法交代,你財富太多,你房子太多……帶著遺憾而走。在六十左右的時候,一個人應(yīng)該把自己的權(quán)力、財力通通安排出去,讓自己生命基本等于零,不要有太大的權(quán)力的欲望、財產(chǎn)的欲望,這樣的人才是高人,如果你還在想要得到,這就叫“亢龍”,這就過了。這“亢龍”是有極大的錯誤,這個“悔”其實它只是離罪惡差了一點點,它不能叫罪惡,就是犯的極大的過失。
我曾經(jīng)在上海,有一天看到一個很瘦的一個老者,穿的這個旱冰鞋,在一個廣場上在那滑,底下放的酒瓶子。(他)滑得很漂亮,很多人在看,他身上披個毛衣,一看這個人氣象不凡,他很快樂。下來喝水的時候,我說:“大叔,我看著你簡直是種陶醉,你這么健康!這么達觀!”他說老子說了嘛,生命要復歸于嬰兒,六十以后復歸于嬰兒。我這一聽這就是高人。這一問,人家曾經(jīng)是上海市委的領(lǐng)導。他說我現(xiàn)在什么都不要,我每天就是一個字——玩,過好我的神仙生活,我現(xiàn)在的身份就是神仙,我不是什么領(lǐng)導。多么達觀啊!所以說我對他沒有贊美的語言,只是感佩,大拇指一立。這個的形象植入到我的內(nèi)心深處,我打算60以后也得這樣子。這是一個生命觀,多么豁達,多么開朗。
乾為天卦里面它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人生,你在過程當中,它有兩個最重要的話是“利見大人”。九二爻它告訴你,在年輕的時候我們要利見大人;九五爻就是當你生命走向很成熟很成功的時候還要利見大人,因為你只有利見大人,你才可以真正的進步。但這兩個“利見大人”給我們的感知是不一樣的。這一爻年輕的時候,我們利見大人是要得到知識;我們在50歲的時候,利見大人是要得到思想,得要歸納出自己的生命觀、思想觀。且不說面對社會教育多少人,你最起碼你能夠給自己的孩子說上一點你的人生觀、價值觀。為什么現(xiàn)在很多孩子不服爹娘不服父母?他不服你。你用什么東西才可以讓孩子來跟著你學聽你的話呢?只有用思想!你光拿著錢去給他,最后你發(fā)現(xiàn)這孩子還不聽話。你吃我的喝我的怎么還不聽話?因為你沒思想。所以說我們得要總結(jié)我們的生命觀,這是在50歲左右的時候我們要注意的事情。
好,乾為天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現(xiàn)在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卦象叫坤卦。我深信,當你懂得了乾坤二卦,就是天地運行的道理,你這一生基本只要按照這里面的道理去做人去做事,只有成功你不可能失敗。坤卦是告訴我們?nèi)绾巫鋈耍绾握嬲呦虺晒?,它有具體的方法、具體的語言。
坤卦: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坤卦:厚德載物的卦
現(xiàn)在給大家講一下坤卦。剛才給大家講了這個乾為天卦,叫“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是剛才乾為天卦。當然后面還有一句,就是“用九,見群龍無首,吉”。就(是)這個人生啊,你每一個人把自己都想象成是大海中的一滴水,你不要認為自己就是一條河就是一片海,你只是海中的一滴水。比如我們今天在座的很多人,我們在一起,這里面他談不上誰是領(lǐng)導,誰的高低貴賤,沒有這些分別的時候,那是最吉祥的。最怕的是人有等級的這種觀念的攀比,所以說它就說群龍它無首才吉。
好啦,那我們現(xiàn)在講一下這個坤卦。
坤卦它是厚德載物的卦,它對于每個人就告訴我們你怎么做人,哪個地方注意事項是什么。這個卦象我是給我的博士,包括博士的同學,我都會講這些東西,他受益很多,當然我給我的學員、我們的很多學生都在講這個卦,因為這個卦我覺得太重要了。而且自己沒事,晚上睡著覺,我還得把坤卦都想一想。因為它的內(nèi)容全都是正能量,它告訴你如何做人。
首先坤卦的第一句話叫“履霜,堅冰至”。咱們的古人很智慧,在六十四卦里面,乾宮它有八個卦,坤宮有八個卦,總共有八宮,就八八六十四卦。乾宮的前面六卦,它是講每一年的從夏天一直到秋天,就是夏秋二季每一個月它有一個卦來代表。那么坤宮呢,它也有六個卦,它代表的是每年立冬開始下半年一直到春天的卦,有六個卦。所以說乾坤二卦各拿出六卦它來代表一年的十二個月。那么坤卦它是代表每一年的有一個月就是十月,立冬這個月。立冬了大自然它有對我們的一種揭示。為了大家聽得更明白,我會把坤卦當成是母親。大家都說坤為地,大地啊母親,這是母親教導我們的語言,也可以稱為“老娘語錄”。我母親九十了,走到哪兒我母親現(xiàn)在經(jīng)常教育我的話就是這些話,當然不是原文,她的意思就是這里面的意思。比如說第一句話她告訴你,世界很寒冷,冬天來了,說你要出門啊你要遠帶干糧你(寒)穿衣裳。這(是)我母親跟我說的話,說出門到外面去,這個社會很復雜,千萬別和陌生人說話,說你是個善良的孩子。我在她眼里還是孩子。世界寒冷,因為天地間不光是有生發(fā)你的東西,它也有傷害你的事情,一定要小心。所以說“履霜,堅冰至”,你看霜雪滿天,前面的道路冰雪天來了,一路小心。這是第一句話。
第二句話它告訴你,其實坤卦它和乾卦是可以對應(yīng)的,每一個爻。乾卦它的第二爻就是說“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你要出去學習嘛,要求學嘛。學什么呢?在坤卦里面它告訴你,你二十歲左右的時候你要注意,生命要做到三個字,叫“直、方、大”。每個字我認為都是金光閃閃。我們要理解直方大是什么意思。
“直”就是你待人要像大地一樣廣闊,你要真誠,你要善良,這就是直。大路各半邊,素面敢朝天,和人交往不要巧動心機。凡是動心機凡是有利益、利用之心的交情都不會長遠,只有用真正的才情、感情這交往它一定能長遠,哪怕十年不見我還會想他。所以說,“直”它就是善良,它就是美好,它就是大氣,真誠。
“方”,是什么呢?在《周易·系辭》里面講,叫“方以類聚,物以群分”?!胺健逼鋵嵕椭v的是規(guī)則,我們不管在哪里一定要懂得規(guī)則,因為天下規(guī)則很多。每一個瞬間它都是一個場,每一個場它都一定有它的游戲規(guī)則,一定要遵守它的游戲規(guī)則。我們國家有國家的規(guī)則、法(律),我們家庭有家庭的規(guī)則,那么這個規(guī)則變化萬千。在生活當中,一個美好的家庭,這個“方”它不是死板的一個規(guī)則,我經(jīng)常和朋友去探討的時候呢,我說我們以一個夫妻之間吧,我們就談夫妻吧。夫妻之間,你一個男人你要有三種規(guī)則,你就可以把家庭關(guān)系處理好。三種什么形象規(guī)則呢?比如說對待自己的愛人老婆,你要有父親一般的關(guān)心她的一種狀態(tài),像她的爸爸一樣,讓她有的時候無理一下,我們一定要原諒一下,要懂得承受要寬容,這是第一個規(guī)則。第二,你一定是她的愛人,所以里面一定要有愛情的規(guī)則。你不是說家庭你有錢了你有車了有了一切……你沒有愛了沒感覺了那是不行的,所以說夫貴妻賢啊,偶爾也要送禮,到情人節(jié)的時候你要給她買支玫瑰花,你沒有這種愛情的規(guī)則是不行的。第三,你還得要扮演一個兒子的規(guī)則,老婆要照顧你一大早給你做早餐,家里面還幫你熨衣服。她在關(guān)心你,為啥呢?她是你的新娘子。為啥叫“新娘”,我們古人都是管自己的老婆就叫“娘子”啊,娘子開門來,是吧?他得叫娘子。她們管我們是叫什么?是叫“官人”。當然在預測學里面這方面可以解釋得更深一些,它是有規(guī)則的。所以說這個“方”它就代表我們的規(guī)則。
還有“大”?!按蟆本褪悄闵仨毚髿?,你不大氣就沒有路。你對世界看不慣,世界它就是你生命的鏡子;你對任何人看不慣,這個人他一定看不慣你。它一定是反彈的,這個鏡子它可以直接照見的是你,你用美好的心看世界,世界看著你一定也是燦爛的,就這么簡單的道理。所以說心態(tài)得大氣,大氣的心態(tài)它本身就是一個生命的格局,我們看人是要看格局的。那么,說得再實一點,這個大氣里邊你怎么叫大氣?你得大方,你見人你得大方。男人抽煙,有些人抽煙就是得看半天給不給他,心中想著這一根煙多少錢,他得這樣算。有一些人見著人看到這些人抽煙,他把一盒煙“咔”全都掰開,一下十幾個人一人一根抽完了,不一樣的。我在上大學的時候出現(xiàn)過很多這樣的現(xiàn)象。有些故事很有意思,它全都通過坤卦可以檢測一個人是否大氣、是否大方、是不是有格局。那么還有“大方花錢”,有一個理論叫“花錢三不眨眼”——你幾方面花錢你不能眨眼,你行孝花錢不能眨眼吧,你給爹媽買東西你怎么能眨眼呢?乾坤,父母他就是乾坤,他就是天地,所以你敬天敬地,那是毫無疑義的;你學習花錢不能眨眼;你面對朋友,各方面對朋友的關(guān)懷,花錢是不能眨眼的。所以說人經(jīng)常很拘謹,一切都是我的,你的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那么這樣的人他是非常自私的。自私的人我們都不太愿意和他交往。人家說,佛說我們要有幾個布施行為,有善知識的布施,有財布施,有法布施,你總之得要拿些東西給予別人,有時候它不是錢,有時候它可能是文化,但有時候它就是一種精神,它也是給予啊。所以說日行一善,行善的方法很多很多,總之就是給予,所以說施者比受者還要快樂。施與受的關(guān)系,給予者比被給予者其實他更加快樂。最關(guān)鍵是你是不是自然地給予,你是不是在動了心機想要積累一個陰德給予,那是不一樣的。如果給予你是為了得到回報,最后你沒回報我會恨你,那么這個給予壓根兒就別給?,F(xiàn)在有個《新治家格言》,就在說“親朋告貸”,朋友管你借錢,“可辭之可許之”,你可以不借給他也可以借給他,“可辭之可許之”,但是“不可借而復催之”。人家朋友是覺著你好,覺著你可信任。但是,被借錢者要有心理準備,這個錢可能就是借錢的人的錢了。借者賤也。被借者被賤也。借錢,應(yīng)慎之又慎。借錢是個很丟人的事情,他管你借,那么你或者不借你或者借給他,但是不可借完之后一天到晚催著要。這是不好的。那么“夫婦失和”,夫妻之間吵架了,“可(聽)之可說之”,可以問問你今天為啥這樣發(fā)火你咋回事,也可以批評他,“可說之”,但是“不可過而重問之”,過去的事情昨天吵完架今天再別提昨天的事,這也是人生的道理,這都是治家格言,也是做人的道理。
你做到了直方大,“不習無不利”,就是你不用去學一些技巧性的其他方面的知識也沒關(guān)系。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說過一句話,說“千學萬學學習做人”,所有的知識說穿了都是學習做人的知識。很多我們看到社會我身邊有很多成功的人士,后來突然發(fā)現(xiàn),他們的成功和他過去學習的成績高低沒關(guān)系。人家過去小的時候天天逃學,考試還不及格,但是突然發(fā)現(xiàn)他做人做得到位。我就用坤卦的爻辭每一爻每一爻去對比,他每一條都符合,也就是學會了做人你一定是個成功的人士,你不會做人,你水平再高,你技巧再高,走到哪兒將來和要飯的差不多,因為那是勢利小人,是不行的。這“直方大”,是一個做人的一個法則。
我們再看第三爻,它又在說,叫“含章可貞”。這猛地一看這幾個字挺陌生的,其實我給你一講你就明白了?!昂本褪翘N含的意思,含得住?!罢隆笔鞘裁茨??“章”就是美德,一個人內(nèi)心深處要蘊含一種偉大而美麗的德,蘊含一種美德在心里,才可以是什么呢?這個“貞”(有)兩種解釋,一種它就是大道,是正道,你蘊含住美好的一種品德在心里,你就是具備大道觀的一個人,這是貞的一個理解。那么“貞”它還代表吉祥的意思,說這樣就是最吉祥的。
蘊含美德,你怎么樣才叫蘊含美德呢?比如說人,你在平時和朋友聊天的時候就不可以倒是非,別說東家長李家短。而且《周易》里面有句話說得好,做什么你要懂得該說的說,不該說的別胡說。我經(jīng)常遇見有些人嘴里面老胡說八道,飯桌上喝著酒,上面罵著領(lǐng)導,旁面罵著朋友,就覺得他沒問題,他心中好像有太多怨氣,不該說的人不該罵的人他也罵,遠古時期罵著帝王,好像天下沒有他不可以罵的東西。這他就叫不是“含章”,缺少道德規(guī)矩。
三國時期曹操用人術(shù)是很高的,我最佩服他身邊他用的一個人叫郭嘉,從二十來歲幫他打天下,所戰(zhàn)皆勝。后來郭嘉英年早逝,曹操哭得鼻涕一把淚一把,說那么好的人才,說失去郭嘉等于是世界失去了一半,后面的人都不如他。有時候我在想,郭嘉要一直在世,孔明即使出山也不一定強到哪里去,因為郭嘉太厲害了。但是曹操那時候身邊用了一個人,就是那個誰?楊修嘛。楊修就是嘴不好,胡說八道。他作為一個參軍,軍事機密他就給軍營里的人到處胡說,說“雞肋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咱們的主帥肯定不想打仗了,我們快撤軍了。他根據(jù)心理學的判斷,判斷得很準,判斷準但這個話他不能說。說完怎么辦呢?曹操直接一刀就殺了,就死掉了。他沒有蘊含的一種美德,他違背了《周易》里面曾經(jīng)說的一句話,《易經(jīng)·系辭》里面說“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你作為一個忠臣有些不該說的胡說就得殺就得抓,就是這個道理。“幾事不密,則害成”,你辦事有時候事兒還沒辦先給人胡吹了一通,感覺好像就已經(jīng)成了一樣,結(jié)果隔了一段時間這事沒成,好丟人哪。這是不行的。所以《周易》里面它告訴我們很多道理。
大家就記住“含章可貞”,你可以把這幾個字,讓一個書法家寫個小斗方,你掛在墻上,你每天念,它和咒語是一樣的,它的能量是巨大的。所以說,它告訴你“含章可貞,或從王事”,你可以選擇很大的事業(yè),你只要有含章可貞的這種能力,你就去做吧,沒問題!它最后保底性的語言,就是比較謙虛地告訴你,即使“無成”也“有終”。你即使沒有大的成就,你也會有善終,你會平安落地的,你是有腿的鳥你飛起來能落下來。但有些人不含章可貞,他叫沒腿的鳥他飛起來他落不下去,落下去就摔死了。所以說,一定要有德,說穿了就是德。
我們看六四,六四這一爻叫“括囊”這兩個字。括囊是啥意思呢?其實你顛倒過來念一下,這兩個字就叫囊括。囊括就是你的心懷要很廣大,要把天下的事物統(tǒng)統(tǒng)能裝到心里,心如海。大地,因為它低,它才成了海洋;人因為謙虛,你才可以成為眾人之首,才成為領(lǐng)袖。所以說地低可以成海,人低可以成王,就這個道理。一個好的領(lǐng)導人和人聊天和人說話他是很謙和的,要開著辦公會議肯定說小張你先說說你的觀點,說得即使有問題他也會點頭,說得好,因為你經(jīng)過思考你努力了。那小李再說一說,觀點都不一樣,都說大家談得都很好,今天不做決策,我們過兩天開會再做決定。但是你不可以當面說,小張你說得不對,你說的什么呀,你看人家小李說的,這他一定不是大領(lǐng)導,他不是好領(lǐng)袖。好領(lǐng)袖他一定是懂得點頭的藝術(shù)的,因為他能容納萬物,他不是說純粹憑自己的喜好來接納或不接納的。
就像吃飯一樣。我記得我二十多歲的時候,我們?nèi)ハ锣l(xiāng),那時候去體驗生活。有一個老羅他們家,我和我的朋友,去之后他們家很窮啊那農(nóng)村里面,那窮得沒法敘述。然后給我們開門的是他的媳婦,蓬頭垢面,渾身很臟,但是人家很熱情,給我們中午非得要做飯,我們是肯定不想吃,因為那家里面那環(huán)境你沒法吃。人家在伙房,你就看他那個兒媳婦在那做飯,做飯的時候那鼻子流著呢,咔咔甩著,還給我們?nèi)嘀妗N铱粗麄冊诶锩嫠麄冇帜敲礋崆?,后來做出來的面端了上來,那面你看著都是真是不想吃,但是我一定吃,吃了我說太好吃了。你得要練,它不是說你喜好不喜好的問題,人家對你的這種禮你一定得接受,不接受對人家就是一種傷害。但是我的那個朋友,他是廣東人,打死都不吃,就不吃。他說這種生活沒法過,天下還有這樣的人這樣的生活。我說如果有一天你成了他,你和他生活是一樣的,你得要練。人的生存能力很強很強,不是說在高樓大廈里就可以生活,在任何一個環(huán)境都可以生活,換位思考。所以說叫“括囊”。
這種高素質(zhì)的領(lǐng)導,你要怎么樣呢?要“無譽”“無咎”,就是不要追求榮譽,因為榮譽有時候它是假的,有時候是為了,還是剛才我念的那個詩,你爭名又奪利,又要了利還得要個名,活得從容一些吧。很多事情是純粹為了成名而做的事情,為了榮譽而做的事情,大部分都是假的,和它生命的本相無關(guān)。你只要是具備了括囊的這種大的胸懷,只要不追求浮華的表面上的名聲和影響,那么你一生就不會有大的錯誤,就“無咎”,無咎就是沒錯。但是你想無咎,你首先得無譽,這個譽它不是欲望的欲,就是表面的華麗。我曾經(jīng)寫過日記,寫過感言,寫過文章,叫“高名空望,猶如追魂之虎豹”。
我們看六五這一爻,它講叫“黃裳元吉”。我們想想乾為天卦,這個九五爻上面寫的是飛龍在天,你要利見大人,你已經(jīng)很優(yōu)秀了,你很有成就了,是不是還得要利見大人,去學習嘛。這個六五爻它告訴你,當你很有成就的時候一定是“黃裳”。這個裳是衣裳的裳。我們古人它外面穿的為衣,里面穿的是裳,里面穿的裙擺嘛,上下它是通的,那為“裳”,那是穿到里面的。這個“黃”是什么意思呢?黃就是最貴重的色彩,最好的東西,也就是說最好的顏色的服裝?!袄夏镎Z錄”告訴我們,你把最好的衣你穿到里面去讓它成為裳,你把內(nèi)衣、襯衣、內(nèi)褲穿好一點沒人看見是對的,就外面不要顯富,不要引起仇富心理,不要讓別人覺得你有錢,你穿的全是名牌,就這個意思。所以說,把最貴重的色彩、服裝穿到里面去,讓它成為裳而不是衣,就這個意思,那么這樣做才叫“元吉”。“元”就是從剛開始,萬物初始為元,它終結(jié)它還為“元”,就是從始至終你都是吉祥的,它就告訴你這個道理。這是做人的道理,你成功了也別顯富。
我們看上六,叫“龍戰(zhàn)于野,其血玄黃”。這句話各有各的解釋,大家回去去看。也就是說總體來說坤卦全是陰爻,陰爻它是代表謙虛的美德,因為任何事物陰到極致它會轉(zhuǎn)它會變成陽,陽到極致會變成陰,就是陰陽互相轉(zhuǎn)化的觀點。就是你謙虛到一定的程度,上升到一定的程度的時候,你突然就會變成龍,龍就來了,乾為天那個龍就來了,乾為龍坤為馬,我們講龍馬精神其實就是乾坤二卦。那么到這個時候,龍它出現(xiàn)陰陽對接,最后你將會有大成。
那么從字面上我的理解,再深化一點,就是由于這個爻辭是周公旦寫的,(說的)就是周公的兒子周武王最后推翻了殷商,青龍大戰(zhàn)最后是牧野之戰(zhàn),它描述了一個牧野之戰(zhàn)。由周文王那么謙虛的美德,最后從殷商被放出來,殷紂王把他放了之后,他還不讓自己的兒子造反,他說我有生之年——他活了九十多,快一百歲——我活的時候就不許反,我們國家不能亂。去世之后,武王伐紂,就講了個牧野之戰(zhàn),其血玄黃,就是那場戰(zhàn)爭是翻天覆地,改朝換代。這個血光在天上為玄,玄天之色,在天的顏色為玄,在地的顏色為黃,就是這個血色殺得遮天蔽日。
據(jù)說牧野之戰(zhàn)的時候有一個將軍叫魯陽,魯陽喝日而駐景揮戈,到傍晚的時候戰(zhàn)爭還沒結(jié)束,天快黑了,這個魯陽公對著那個太陽,說:“太陽!你給我站住,不許落山,戰(zhàn)爭還沒結(jié)束呢!”那個太陽叫日神嘛,羲和日神,它是鞭日之神,就看到魯陽公的這種狀態(tài)受到感動,說“好好好,我再停上一個時辰,給你們照亮大地,你把戰(zhàn)爭結(jié)束”。又停了一個時辰,戰(zhàn)爭結(jié)束。殷紂王就抱著很多金銀財寶跳到火堆里了,自焚而死。身邊的妲己最后被抓了,由于太美了,就說刀斧手把這個女人給殺掉,妲己太壞了嘛。刀斧手不忍心動手,說為什么呀?說太漂亮了,沒法下手。當然據(jù)野史記載,后來是這個妲己沒殺,就讓她走了,不知道走到哪里去了。那都是后話了。
那么我們通過坤卦會感悟到一個概念,這個世界你不管它是怎么樣的一個世界,我們做人處世都要謙虛,因為陰爻它是謙虛的,從第一爻開篇告訴你世界是冷酷的,這個時令正是冬天,是個寒冷的;第二爻它告訴你做人的“直、方、大”這三個字的標準;面對世界,面對自己的做事處世,一定要記住含章可貞;在你生命的上升階段,成為有一定功德,有一定的身份的時候,要有括囊之心,要有四海之心,心懷得大氣,而且不要追求虛偽的榮譽;當你很有成就的時候,要懂得黃裳元吉,就是不要顯擺自己的富有;到上六,到終結(jié),它自然就會出現(xiàn)一個歷史的變化、生命的變化,一個人成功到一定的時候他一定會走向衰敗,一個人從從容容一生的時候,一定有大的輝煌的前程等著她。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一門深入,日日熏修……舒舒服服,服服帖帖,福福貼貼,富富貼貼。
所以說這是我們面對生命,乾坤二卦給我們的啟示,讓我們懂得人生做人和做事的態(tài)度。